昆明植物所在喜马拉雅-横断山高山冰缘带植物区系的起源演化方面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航研究员团队长期关注喜马拉雅-横断山高山冰缘带植物区系的研究。近期,该研究组罗冬博士与奥地利萨尔斯堡大学的Peter Comes Hans博士合作对喜马拉雅-横断山高山冰缘带四种特有植物——绵参Eriophyton wallichii、石砾唐松草Thalictrum squamiferum、垫紫草Chionocharis hookeri和拟耧斗菜Paraquilegia microphylla进行比较谱系地理学研究,为追溯该植物区系的起源演化提供有力证据。与青藏高原已报道的其他植物类群相比,四种高山冰缘带植物表现出较为特殊的谱系式样,呈岛屿式“island-like”居群分异格局。3.6-1.5Ma 间青藏高原的剧烈抬升是推动四种植物物种形成至关重要的因素。各研究类群自物种形成后分布于高山冰缘带——即“天空岛系统”(sky island system)的最上部,各居群常被下部的异质生境隔离。1.17Ma 以来青藏高原第四纪冰期气候变化使高山冰缘带生境进一步侵蚀破碎化,加剧种内分化。此外,研究人员推测青藏高原第四纪冰期对研究类群的生存及分布区的变迁影响较小,种内各居群以原地避难(in situ)的方式沿垂直带方向有限的移动来应对冰期气候变化。
来源于不同科属的四种高山冰缘带特有植物比较一致的演化历史,暗示上新世晚期至更新世早中期青藏高原的快速抬升等一系列地质事件是推动喜马拉雅-横断山高山冰缘带植物区系起源发生的重要动力。而伴随第四纪冰期气候变化,冰缘带生境进一步侵蚀片段化,从而加剧对该区系内植物谱系分化的塑造。
该研究结果以“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subnival flora of the Himalaya-Hengduan Mountains: first insights from comparative phylogeography of four perennial herbs”为题在线发表于
生物地理学重要期刊Journal of Biogeography上(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bi.12610/full)。研究工作得到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030301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30209、31360049),“中国科学院、国家外国专家局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等项目的资助。图1. 四种喜马拉雅-横断山高山冰缘带特有植物
图2. 四个种叶绿体单倍型地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