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施“技能扶贫” 农村走出“新手艺人”
“剪枝怎么剪,什么时候施肥,确实很讲究,通过培训以后种出来的果子更好。”云南省最大的贫困县镇雄县芒部镇花园村村民付发燕在自家的果园里说。付发燕接受的培训来自于镇雄邦兴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当地政府和这家合作社共同开办的农业科技培训学校不但全免费,还提供吃住。
截至2014年,这家合作社已培训了3500余人次的农民,2015年计划培训1500人次。
在贫困人口位居全国第二的云南省,仍有93个贫困县、574万贫困人口。尽管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经过系统培训过的技能劳动者比例依然较低。一项正在实施的技能扶贫计划提出到2020年帮助减少100万人贫困人口。
云南省副省长张祖林说,2011年至今,政府投入了5.08亿元财政扶贫资金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72万人,旨在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脱贫的“雨露计划”专项资金投入9366万元,技能扶贫已经成为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
云南省就业局局长石丽康说,2014年全省有农村劳动力2335万多人,但累计参加过培训的有168.17万人,受训比例仅占7.2%,这阻滞了把人力资源变成人才资源。
为此,云南计划从2015年起,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围绕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创业的需要,通过技能扶贫专项行动,培训适应当地产业发展需要的劳动者以及适应云南重点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
“云南的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对每个有劳动能力的适龄贫困人口开展1次以上技能培训,让每个有适龄劳动人口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名技能劳动者就业,帮助100万贫困人口脱贫。”石丽康说。
付发燕所在的镇雄县有42万多名贫困人口。镇雄县副县长黄杰说,通过技能扶贫行动,镇雄打算让贫困户和下岗失业家庭户每户至少有1人掌握1-2门技能的总目标,从今年起将为全县196个贫困村42万多名贫困人口重点开展技能培训。
镇雄邦兴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带动了1万多家农户走上了种植果树致富的路子。合作社建起了农业科学技术培训学校,每期培训100余名掌握科技种植技术的新型农民。
这家合作社创始人、理事长刘以斌说,“合作社通过技术员,将林果种植技术教给各个村里有能力、有学习意愿的社员,再由这些培训过的社员教会各村的农户,社员们很积极。”
为了让农户掌握好林果栽培技术,培训班采取“跟踪式”教学,即参照果树生长的过程,每一年培训不同的内容。刘以斌说:“按照果树生长周期教学,会取得更好的效果,也更有针对性。”
在处于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文山州砚山县,副县长李明表示,很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工都是“为了打工而打工”,赚到了钱就带回家乡建房,然后再出去继续打工。
然而没有一技之长,这些外出务工人员并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家庭贫困的面貌。贫困地区被称为“两后生”的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富余劳动力,是外出打工的重要部分。
云南省技能扶贫专项行动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积极组织开展“两后生”劳动预备制培训扶贫,增加其就业技能,并给予每生每学期1500元的培训补贴(每学年3000元)。
李明说,今年8月底砚山县政府与云南技师学院签订了协议,采取“政校合作,委托管理”的联合办学模式,对当地的贫困人员、“两后生”、部分企业员工等进行技工教育技能扶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