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家评价机制要强化正能量

——由屠呦呦获诺奖想到的

《 农民日报 》( 2015年10月12日 08 版)

宋逊风

近日,欣闻我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闻者无不为之振奋!但是,颇令人遗憾的是,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却未获通过,被称为“三无科学家”:一无博士学位,二无留学经历,三无院士头衔。

能获世界科学界最高奖项,却评不上院士,此事看似笑谈,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院士评审机制的弊病。无独有偶,在对育种家的评价方面也存在类似现象:时代楷模、“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研究员,曾于1999年、2011年先后两次由山东省相关部门推荐参评中国工程院院士,最终也未能入围。

李登海研究员致力于高产攻关40余年,率先提出并确立了我国紧凑型杂交玉米的育种方向,开创了中国玉米高产道路,破天荒地选育出五代90个紧凑型杂交玉米,七次创造我国夏玉米高产记录、两次创造世界夏玉米高产记录。他育出的玉米种子种植面积曾占全国总面积的1/3,创出了一亩地养活4.5人的奇迹,为国家增加社会效益1200多亿元。今年7月,美国先锋种子公司亚太区杂交玉米育种高级专家威尔逊称李登海是当代“中国杂交玉米(紧凑型)第一人”。

笔者认为,李登海在确立我国紧凑型杂交玉米高产育种方向的科研成果和提高全国农业产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上的重大贡献远远超越了院士的评审条件。

莫忘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院士评审机制上,特别是工程院院士的评审,尤其应当遵循这个标准。没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研究,即或SCI论文发表得再多,也是空洞、无用的理论,丝毫无益于国家和人民。

除此之外,在育种家的职称评审方面也存在某些弊病。15年来,“郑单958”玉米新品种以其高产、广适、多抗、优质的优良特性为全国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保护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该品种的第一、第二完成人堵纯信、张发林于2008年1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然而,堵纯信仅是副研究员职称,张发林仅仅是助理农艺师(初级)。原因均是由于“编制”所限,当地评审部门未予评为正高和中级。两位育种家的职称与其对国家的贡献、获得的国家大奖极不相称。此种职称评审,不仅不符合实事求是的精神,也不利于激励和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就全国科研单位和种业界来看,能够育出像“郑单958”这样的大品种、获国家大奖的正高及中级职称的育种家简直凤毛麟角。

评审机制是否遵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仅关系到对科技工作者的成果、贡献的评价问题,同时也有一个导向作用。究竞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呢?

日前,笔者连续参加了玉米育种和栽培的两个学术研讨会,听取了全国著名专家、教授、学者及博士的学术论文报告,其中有相当一些研究者的论文并不是从农业生产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报告会上笔者问一位做报告的博士:“你所报告的论文与农业生产有什么关系?起什么作用?”博士无言以对。报告会后,笔者随机问起几位青年学者:“论文为什么会脱离我国农业生产实际?”得到的回答是:评职称、发论文使然。

如此评审机制,像屠呦呦一样为了祖国和人民甘于寂默、专心科研的科学家评不上院士也就不足为奇了。鉴于此,亟待改革评审机制,现已势在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