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狂买国外大豆的三重尴尬

基因农业网(刘杰)编译:中国大量进口美巴阿转基因大豆造成了多重尴尬的境地:许多消费者担忧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却又对转基因大豆食品装作不知情,中国大豆需求量飙升但农民为了成本大量缩减非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中国大豆需求造成巴西为种植大豆大量砍伐亚马逊雨林。种种尴尬境地说明了中国地转基因政策亟需转变。

中国平衡公众担忧和粮食需求日益膨胀的努力造成了一个脱节:现在中国法律允许种植的、非转基因大豆田正在减少,而大规模进口的便宜的转基因大豆又不为消费者所接受。

密歇根州立大学(MSU)的研究者们调查了中国农民的作物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竞争压力时的反应以及他们的选择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这项研究发表在这周的 《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上。

这项研究探究了现在中国的农民在以前种植非转基因大豆的土地上种些什么,以及那些不顺应这一趋势而种植更多的转基因大豆的农民。研究者们认为这些种植选择可能会为国家的难题提供解决方案。

“许多研究都聚焦在全球扩张的转基因作物上。然而,非转基因作物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却并不清晰,尽管它们对社会经济、环境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密歇根州立大学系统集成和可持续发展中心(CSIS)的刘建国说道。“了解更好的种植方式将会是解决整个种植问题关键的一步。”

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导致大豆作为食物、饲料和榨油原料的需求量猛增。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主要来自巴西和美国并占总消费量80%还多。而这些进口的大豆都是转基因大豆。

CSIS的助理研究员孙晶和他的同事们发现,中国大豆的种植情况不容乐观,农民们倾向于种植更加有利可图的作物,这导致大豆田逐渐减少,并且变得越来越零散。但是他也发现有些时候会有回弹,这可能会为中国的大豆消费者带来他们所想要的大豆。

“成本和食品安全问题是中国所面临的一个困境,消费者们假装没有发现自己买到的大豆是转基因的,”孙说。“我们的工作将会帮助中国政府了解国内种植大豆的现状,这个问题超出了转基因争议的范畴,更多的则是包含了对环境的关注。”

孙和他的同事们仔细观察了中国大豆主要种植区黑龙江省的卫星数据。在这里,他们发现很多农民把大豆田转换成玉米田,但并非没有对环境造成影响。与大豆不同,玉米不能利用土壤中的氮气,所以需要施加更多的肥,从而导致了污染。

即使在不景气的市场迫使大豆田减少的情况下,孙的分析结果还是发现了大豆令人惊讶的热点。事实上大豆种植拥有可以让其复兴起来的优点。北方的农民发现,大豆更能适应冷的春季和短的生长季节,而在这种情况下玉米却无法生存。并且对于一些地方来说,种植大豆是长久坚持的传统。

作者说,中国目前依赖外国进口来填补其迅速增长的大豆需求,弥补了国内大豆生产量的不足,但这带来了世界各地成本的增加,包括为让巴西种植大豆而砍伐亚马逊雨林的潜在成本。

原文链接: http://m.phys.org/news/2015-09-harvesting-clues-gmo-dilemmas-china.html?utm_content=buffer7dd9c&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twitter.com&utm_campaign=buffer#fontsiz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