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布“织出”产业转型路 分宜“中国草”变成“中国宝”

我国的苎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九成,被誉为“中国草”。苎麻又是一种优质高产的纤维作物,纤维长度为棉花的6至10倍,同时又适宜与羊毛、棉花、化纤混纺,既是理想的夏秋季衣料,又是工业的重要原料。用苎麻制造的布叫夏布,夏布制造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主要产地在江西、湖南、四川、重庆等地区。

江西是全国重要的苎麻产地,品种资源丰富,夏布生产发达。江西分宜夏布以“轻如蝉翼、薄如宣纸、软如罗娟、平如水镜”而著称,1915年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上世纪20年代,分宜县年产夏布10万匹,进入手工夏布生产的全盛时期。

然而,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纺织工业的不断进步,先进纺织技术不断应用。手工制造的夏布因质量不稳,花样单调,颜色单一,劳动生产率低,市场逐渐萎缩。近年来,江西分宜夏布产业通过科技创新改造升级,依托传统文化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开发新产品,逐步走上了一条振兴之路。

科技支撑引明路,古老产业焕新生

说起夏布的革新,新余市分宜县恩达家纺有限公司董事长邱新海是个不得不提的人物。

1997年初,30岁出头的邱新海毅然辞去分宜县麻纺公司副经理职务,向亲戚筹借3万元在老家分宜县创办了一家夏布厂——分宜县双林新达纺织厂。虽说是厂,设备却很简陋,用的是老式腰机,招了十几个工人,便开办起来。此后,他一头扎进了夏布业的“商海”,一改夏布坯布直接销售的传统做法,建起了手工式夏布漂染坊,将夏布印染后再外销,销售价格也有提高。

刚刚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邱新海又开始尝试用植物染料印染夏布。经过精心组织,反复试验,采用植物染料印染夏布获得了成功。1998年10月,他从韩国引进一套国际先进的夏布加工生产设备、成立了新余市双林恩达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建立了国内第一家集苎麻、苎纱、漂染、成衣、床上用品于一体的夏布深加工企业。

1999年,邱新海又引进韩国机械设备,筹建年产印染30万匹夏布的植物染料印染生产线,2003年扩建到60万匹/年的产能。机械印染夏布质量好,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科技含量的提升使得企业效益成倍增长,当年销售额就增加3倍,仅此一项年增收就达60多万元,出口创汇也逐年攀升。

随着公司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邱新海通过对市场的深入调研,决定革新生产工艺,开展苎麻生物脱胶精干麻生产尝试。“化学脱胶对植物纤维损害大,而且COD排放高,治理困难,一直是制约苎麻产业做大的瓶颈。”邱新海说,2001年,他们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合作签订了“苎麻微生物脱胶”专利技术可实施合同。引进“苎麻快速生物脱胶新技术”专利进行中试,并于2002年列入国家星火计划成果转化项目。2004年4月项目通过验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05年,企业更名为恩达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经过6年的持续研发和不断改进,2007年恩达家纺耗资6000多万元的苎麻生物脱胶技术和设备取得了重大创新与突破。“尽管实现生物脱胶工业化连续生产的可能性只有50%,我们还是把全部家底都投了进去,还从银行贷了款。”邱新海谈起了当年决策时的决心:“算是破釜沉舟了。”

2008年5月,国内首条年产5000吨的苎麻生物脱胶电脑自控生产线在恩达家纺顺利建成,其研发设计的苎麻微生物脱胶罐,开发的苎麻生物脱胶电脑自控设备和工艺获得国家专利。2008年5月27日该工艺通过全国麻纺行业协会专家评审,苎麻微生物脱胶项目,用水量比化学脱胶降低49.09%,产品质量和污水排放控制方面均达国家一级水平。

在恩达家纺生产车间,公司副总经理黄建新拿出刚脱完胶的几捆比头发丝还细的苎麻纤维说:“这些原料经过与棉花混纺后形成的高档麻棉纱线,比市场上的其他产品价格每吨要高2000元。”

有了核心技术的恩达家纺吸引了不少下游企业前来合作。江西五湖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卫东在考察恩达家纺后,当即决定与恩达家纺合资成立恩达时尚面料织造有限公司,在分宜建设10万纺锭的夏布色织布厂。“恩达夏布产业有特色,有市场,有未来。”陈卫东这样看。

“企业已经进入了集团化发展阶段,恩达的产业链条已经从上游的种植一直延伸到最后的布料,并着手建设夏布交易市场。”江西恩达家纺有限公司董事长邱新海说。此外,恩达家纺还收购了北京一家贸易公司来进行布料设计和推广,并与法国一家知名设计公司达成合作,在国际上推广中国夏布面料。

“世界服装T台上,棉、丝、毛、化纤面料的服装比比皆是,苎麻面料的确鲜见,很多知名设计师都想在这方面进行突破。”邱新海踌躇满志地勾勒夏布产业的未来:“而我们正好可以提供各种高档夏布面料,未来的世界高端服装,将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

“目前,江西夏布等麻纺织产品销量在全国占据半壁江山以上,年出口额达3亿多美元。恩达家纺企业麻纺织产品国内和国外销售各占一半,其中年出口额7000多万元,主要销往印度、巴基斯坦、韩国、日本、泰国、南非等国家。当前,由于欧美和韩日等国家经济形势出现分化,市场趋于饱和。未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成为公司出口新的重要增长点。”9月,江西省纺织联合会会长、江西恩达麻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邱新海说。据悉,在国际国内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今年上半年江西恩达麻世纪有限公司出口创汇就达3528万美元,占新余市农业龙头企业出口创汇的92.3%,是名副其实的创汇大户,该公司近日还被省商务厅列入2015年全省120家重点出口企业。

双林镇下院村村民手工刷布

将“夏绣”打造成新余第一文化品牌

徐小梅一直觉得自己和夏布特别有缘,她的出生地万载是中国古代的夏布之乡,后来又嫁到解放后中国唯一的夏布之乡——分宜县双林镇做媳妇,并在分宜生活工作了近30年。2009年初,她毅然投身夏布文化产业,着手经营江西恩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现更名为江西夏布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于对夏布文化的热爱,她卯足了劲要把这个产业做起来。

一直以来,夏布都是传统乡下人家的日常用品,最朴素却也最实用。小时候,看到奶奶穿着夏布做的衬衣、用着夏布蚊帐,徐小梅怎么也不会想到,今天的夏布会演变成为工艺品甚至艺术品,登堂入室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1999年,当时双林镇刚获批成为中国唯一的“中国夏布之乡”,其时,在当时市委宣传部有关领导的策划安排下,恩达家纺总公司精心制作了10余幅夏布绣品,作为对外交流的礼品带到日本,2003年,为了庆祝新余市复市20周年,又精心制作了400多幅夏绣作品,作为纪念礼品。这些作品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也为夏布产业的发展开拓了一条新路,开创了夏绣的先河。2009年初,江西恩达家纺有限公司投资200万元成立江西恩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加大打造夏绣等夏布文化产品的力度,徐小梅也是这个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经过几年的发展,徐小梅领头开发出近千个夏布文化新产品。产品的内容、样式、规格各有不同,从巴掌大小的作品到几米见方的名家名画,应有尽有;产品的类型也多种多样,夏布明信片、夏布折扇、大型夏绣二面绣立屏、小型夏布双面绣作品一一问世,只要想得到的都能做,还可以根据客户提供的图片进行定制。

作为传统文化土壤里开出的艺术新花,夏绣已经从新余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收藏和喜爱。徐小梅告诉记者,现在的夏绣正在逐渐获得认可,他们选送出去的作品,不管走到哪里参赛都能获奖。她办公室里一叠厚厚的获奖证书印证了她的说法。继2011年获得第六届北京文博会的金奖和世界华人艺术家新马泰展金奖后,去年获得中国深圳文博会铜奖,今年5月,他们又从深圳捧回“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和铜奖,接着又捧回了百花奖银奖、杜鹃奖铜奖和山花奖银奖。

但与此同时,与夏绣的声誉和艺术价值远不相符的是它的市场价值,徐小梅介绍说,公司目前拥有国家专利45个,拥有国家商标2个,年产值可达3000万元至5000万元,但销售量却只是零头,基本处于坐店等客、以产等销的状态,市场远远没有打开。

解放思路设计创新,徐小梅认为,发展夏布文化产业,首先要加强产品的制作水平和质量,作品不仅要有欣赏价值,还要有艺术收藏价值,在创作过程中要精益求精,每一幅作品都要成为艺术品,让产品的附加值最大化。其次,产业的发展需要外界的了解、认可和支持,绣品不是生活必需品,如何让更多人懂得欣赏它的美很重要。

新余市委书记刘捷书记在全会报告中提到“要科学制定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娱乐休闲等重点文化产业,促使本土文化资源尽快转化成为文化资本,实现文化与产业的有机结合。”这让徐小梅倍受鼓舞。这些年她一直在努力争取政府对夏绣产业的扶持,建议在新余举办全国性的夏布文化艺术节,巩固夏布之乡的地位,并建立夏绣文化产业园,涵盖苎麻种植、现场刺绣、游客参观和绣品展览销售等多个方面,以此带动新余文化旅游发展。徐小梅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夏布文化行业,一起把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产业做强做大,使主打产品夏绣能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第五大名绣和中国第二大绣种,也真正成为新余第一文化品牌。

夏布织造技艺:中国非遗中的瑰宝

分宜县双林镇距分宜县城东北约25公里,夏布织造是这里的传统产业。中国历史博物馆至今还保存着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从双林调走的一匹夏布。通往镇里的大路边绿油油的苎麻长势喜人,双林镇党委书记李志玉说,苎麻是一种高产的植物纤维,每年能收三茬。“半个月前刚打过一次麻,现在又长起来了。”而从苎麻变成夏布还要经过漂白、绩麻、绞纱、牵条、过扣、刷条、织布、植物染色、绗绣到成品等多个环节。

镇上一条南北向的古街上,几个头发花白的老婆婆坐在屋檐下搓纱线,一缕缕的苎麻纤维在她们手中变成一根根纱线。这些纱线经过牵条、过扣、刷条后将被用于制造夏布。双林镇下院村村民黄美宗告诉记者,刷条又叫“刷布”,即是把纱线连接排列起来,刷上米浆,整理掉线头,使之成为夏布的经线。这道工序费时费力,因此绝大部分都由男工来干。

刷好的经纱条就可以上织布机织布了。在双林镇下院村村民黄茶花家时,她正好在纺室织布。只见她织布时手脚并用,后腰上还套着一条皮带,用腰力拉直纱线。梭子带着纬线在两手间飞来飞去,与上下运动的两幅经纱条交错织成夏布。39岁的黄茶花停下活计说:“我13岁时就开始学织布了,现在两天能织一匹夏布。一匹能挣五六十元。夏布越细密轻软,质量越好。这种织机能织造两种规格的夏布,大的60厘米,小的36厘米。大的疏松,用于做蚊帐、门帘等,小的细密则用于做床单、服装。”

她所用的木质织机正是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里记的腰机。腰机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夏布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也使得夏布成为当地重要的出口产品。“目前镇里有70%至80%的农户从事夏布产业。”李志玉介绍说。

镇上的夏布交易市场上午10点多却很冷清。“你来的不是时候啊,我们这里的交易都是日出之前完成,那时候市场可热闹呢,货物看不清都打着手电挑。”李志玉解释说。

日出前完成交易传统在双林镇自古就有,夏布交易市场又促进了夏布产业在当地的原始分工,这里从纱线、纱条等半成品到成品布都有交易,每家农户只要做好其中一道工序都能在市场上实现价值,或许这就是双林成为夏布重镇的重要经济因素。

为了保护夏布传统工艺,双林镇委镇政府多次“夏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大赛”,选手分别在夏布织布、刷布、刮麻三项比赛中一展身手。李志玉说:“下一步我们想建一个夏布工艺研究保护中心,进一步挖掘手工夏布的旅游、文化、教育等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