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最大玉米加工企业大成停产,濒临破产
来源: 中国经营报
近期,大成生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大成”)因拖欠农民粮款而新闻缠身,然而一位消息人士透露大成的境况远非拖欠粮款这么简单,其目前已深陷停产困境,或濒临破产。
有媒体报道,作为亚洲最大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大成从2013年底至今总计拖欠农民粮款达人民币8000万元。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实际上,由于生产运营资金基本断流,四大银行(工、农、中、建)停止了新增贷款,大成被迫在2015年3月11日向长春市政府正式提交了停产报告。
业内人士分析,大成自身对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判断不足盲目扩张,内部管理失控以及并购重组不顺畅等情况,应为造成大成陷入困境的主因。
本报记者致函大成,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停摆”半年
“门口天天聚集着要账的人,农民、供应商、施工队……业务涉及到的领域都有,各种欠账。”大成子公司、长春大成实业集团的工人感受颇深。
“每当听说有新的重组的消息,人来的更多。”工人们表示,来要账的人大多会日复一日地空手而归,因为,即便是长春总部办公楼,除了一些领导,上班的人也已经不多了。
而据消息人士透露,实际上,大成从3月底开始,已全面停产至今达半年。
3月11日,大成向长春市政府正式提出全面停产的报告,而且抄送给了其最大的商业贷款银行——中国银行吉林省分行和中国银行长春伟峰国际分行。彼时,除上海好成食品公司在生产之外,大成其他业务线陆续全部停产。
记者拨打大成多家下属公司的电话均无人接听。长春帝豪食品公司的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大成所有的生产线均已停产,目前没有产品销售,复产大概得等一年以后。
但大成停产的信息并未在历次公报中得以披露。
记者注意到,大成最新披露的2015年8月31日的“半年报”关于“运营”方面的表述谨慎地使用了“有限度营运”“最低限度营运”“暂停营运”等模糊语句。
“半年报”称,截至2015年6月30日止6个月,集团已缩减若干氨基酸生产及暂停生物化工醇生产,以减少经营现金流出。玉米的成本仍在不合理的高水平,玉米加工业的整体市场气氛受去年的负面影响仍然疲弱。由于其下游氨基酸业务的联营公司只维持有限度营运,此分部只做最低限度营运。但低到什么程度、占产能比例多大等情况并没有清晰说明。
东方证券一位分析师表示,上市公司中止生产经营,应该作为重大事项来披露,若未如实公告至少其信息披露是不充分的。
“由于资金紧张,大成向政府提交停产报告,深层原因是判断政府可能会伸出援手,但愿望落空,政府只给了一点儿补贴。6月初大成德惠赖氨酸工厂复产,但没多长时间又停了。”前述消息人士表示,随着8月份猪肉价格的上涨,德惠赖氨酸工厂部分恢复了生产。
公开信息显示,大成是吉林省最大的民营企业,1996年创办。目前年玉米加工能力居全球第三位,赖氨酸产能为全球第一位,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液态葡萄糖生产企业,年产规模约120万吨。2001年3月16日在香港上市。
8月31日发布的半年业绩公告显示,截止到6月30日,大成在2015年上半年亏损9.71亿港元。
跨越发展
十多年时间,大成从一家淀粉加工厂发展成一家巨型玉米深加工企业,但为什么最近短短两年中,竟会走入亏损、停产境地?
2005年起,吉林省亦开始谋划“打造生物化工、专用车两个国家级产业基地,两个千亿级产业”。
在打造“两个千亿级产业”目标写进“十二五”规划之前,2005年10月,长春玉米工业园区成立,园区位于长春市兴隆山,总面积61.3平方公里,规划面积41.9平方公里。
园区的具体定位是:将以大成玉米化工醇技术为核心,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打造成全球第一个以玉米为原料的合成纤维、工程塑料和生态塑料的生产、加工中心和精细化工产品加工中心,最终建成年处理玉米量800万吨,工业产值超千亿元的以玉米化工和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中国最大的生物产业基地。
“兴隆山原来是一片荒地,大成玉米园区上马后,那路修得能跑飞机。”当地人如此描述“玉米园”带来的最直观改变。
“随之而来的,还有更多的优惠政策,无论是土地、税收还是贷款。这一切,成为大成转型、扩大生物化工产业投资的催化剂。”知情人士表示。
2006年6月15日,吉政函[2006]74号《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长春空港开发区享受省级开发区相关政策的批复》正式批准玉米园区与空港开发区共同享受省级开发区优惠政策。
据了解,2009年,由于规划过大,在兴隆山玉米产业园配套设施仍不健全的情况下,政府力促大成尽快入园,给予了更为优厚的条件:土地几乎是零地价,同意大成自己搞发电厂配套,但这种小火力发电厂并不符合政策规定。2012年,大成属下的长春金宝特生物化工公司搬迁进来之后,在没有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便开始生产和销售。
“而且,当国家的四万亿砸下来的时候,银行争着给大成送钱,相当一部分贷款根本不用抵押。”上诉知情人士表示。
2010年5月,大成下属公司长春大合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获吉林政府批准为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1月1日起享有15%的优惠所得税。
“由于赖氨酸和糖业的成功导致大成过分自信,没有把控好主业的发展,过分迎合政府的投资引导和政绩的鼓励。”一位深谙大成发展状况的业内人士表示。
该人士认为,大成在生物化工产业链尚未全部打通并取得良好效益的情况下,产能盲目从2万吨扩大到2007年的20万吨,进而又计划扩大到100万吨规模,大量消耗了可持续发展的资金。
据了解,上述计划如果完成,化工板块销售额可达100亿元,但与千亿的距离显而易见。
而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在“大成2014年报”当中所做的“不发表意见”的陈述多达十项。
该陈述称:“我们未能取得足够适当审计证据以作为提供审核意见的基础。因此,我们不会就综合财务报表是否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真实公平地反映贵公司及贵集团于2014年12月31日的业务状况、贵集团截至年结日的亏损及现金流量,以及是否根据香港公司条例的披露规定妥为编制而发表意见。”
大成2015年的“中期报告”显示,大成总资产约为125.63亿港元,其中,负债123.34亿港元,净资产2.29亿港元,已濒临资不抵债。而且大成短期偿付能力为-65亿港元,只要债权人追讨,就会陷破产境地。这可能就是拖欠农民粮款却屡屡无法兑现承诺的根本原因。
何去何从
“从2012年徐董事长病逝后,大成的经营就每况愈下。”大成一位不愿具名的员工如是表示。
据《中国经营报》了解,大成董事长徐周文病逝后,3年之内大成已经换了三任总经理,但未能令大成经营出现起色。抛开徐周文的继任者能力不谈,专业人士分析,大成近些年自身在经营上已走入误区。
首先,赖氨酸主业扩产太快,大成本身对市场过剩缺乏充分认识。2009年,赖氨酸产能从40万吨扩大到80万吨规模,此时市场已严重过剩。
其次,认为用提升质量的投入不如用在规模扩大上。产品集中在低档、低纯度的品种,常年没有太大提升。比如,葡萄糖主业一直停留在低档次的液态糖,却没有去很好占领结晶葡萄糖市场。哈尔滨、吉林兴隆山和辽宁锦州的下属公司扩大淀粉产能时,这些产品已是微利或者濒亏。而急于扩大产能到100万吨的同时,生物化工醇项目的副产品植物沥青严重积压,低价销售削弱了新产品的盈利能力。
另外,新上项目缺乏论证,投资缺乏约束。大量举债发展,短债长用,将短期借款当做长期投资,没能很好把握国家扶持政策。
那么,大成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世界500强之一、韩国最大食品集团希杰,2008年开始就一直在跟大成谈合作,但现在收购意图明显。公开信息显示,5月10日,希杰集团社长到长春与省长会面。
“希杰是全球赖氨酸第二大企业,如果入主大成,将成为全球最大赖氨酸企业,将把中国的梅花集团、中粮生化等远远抛在后头。饲料行业的基本原料定价权将不再属于国人,我们以后吃猪肉和鸡肉肯定不是现在这个价格了。”上述专业人士表示。
而中粮集团将收购大成的消息一度也甚嚣尘上。据说长春市政府亦属意于中粮,但苦于中粮开出的条件太过苛刻,银行不能接受。
8月份初有消息说吉林省交通投资集团拟入股重组,交通投资集团是接受当地几家银行债权人委托,代表国资增资入股。
8月31日,大成公布了向独立第三方——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投资基金配售31.35亿股新股,占股49%,共计港元18亿元。
但据猜测,按照双方商定的意向协议,该投资基金控股49%或许并非企业最终走向,“可能还得与中粮、希杰或阜丰集团等专业化公司洽谈,毕竟这个基金不了解全球市场和经营业务。”上述专业人士表示。
然而,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投资基金能否通过18亿港元注资,撬动起20万吨生物化工醇、80万吨赖氨酸和120吨淀粉糖的产能?如何消化近152亿港元的债务?如何重组经营管理架构、洗脱家族管理色彩?这一个个依然是待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