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格兰特:说我们要控制中国粮食市场是天方夜谭

上海证券,2012-06-04

这家1901年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成立的公司,以生产工业化学药品起家,如今是全球农业巨头。2009年,孟山都在《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100家增长最快公司”中居第41位,其117亿美元的全球营收,甚至超过整个中国种业市场的规模。

经济学者郎咸平认为,这个“世界头号转基因公司”的商业模式是一种垄断中国粮食市场的阴谋,在一些舆论猛烈抨击转基因技术的同时,孟山都也被看作是“美国消灭中国的武器”。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此前在2011年夏季达沃斯,麦肯锡亚太区董事长欧高敦对记者表示,十二五期间外资最有兴趣的是中国的农业,其中涉及更优良的种子及生物技术的运用。

那么,未来孟山都将如何规划中国市场?世界范围内对转基因粮食的各种评价,孟山都将如何置评?记者对孟山都公司董事长、全球CEO休?格兰特(Hugh Grant)、北亚区及中国区总裁艾博文(Kevin Eblen)就孟山都在华发展及规划等问题进行了专访。

艾博文表示,中国整个粮食市值达到了1万亿美元,2010年孟山都的全球销售额只有105亿美元,“说我们要控制中国1万亿这样大的市场,有点天方夜谭。”

格兰特则认为,对于中国来说,近期的重点和机遇是通过改善种子的质量来提高传统作物的产量。从中期来看,中国遇到的挑战就是水资源,即如何能够提高用水效率。这有可能要依赖于转基因技术。

记者:孟山都今年的经营状况如何?中国市场占全球业务的份额是多少?

格兰特:我们的财政年度是每年的八月份结束,我对今年的收益非常乐观。2010财年孟山都的销售收入是105亿美元,中国业务只占了不到1%。但我并不认为这个百分比有任何意义,因为它仅仅是一个比例。我们看到中国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使我们能有机会去帮助中国的农民提升产量。我想这些比百分比更重要。

去年,孟山都对于技术和研发的投资在10亿美元以上,每一天投资于研发的资金达300万美元,且完全专注于农业,其中,农作物的育种和生物技术的投入比例各半。

记者:艾博文先生提过,“立足中国,服务中国”是孟山都公司在华努力的方向,那么,能否透露对于中国市场,孟山都的近期和远期的战略部署?将会侧重哪些方面?

格兰特:我对中国市场非常乐观。现在,美国玉米的产量是每英亩150蒲式耳(BUSHEL,1蒲式耳约合27公斤),中国是100蒲式耳,巴西、印度、墨西哥是50蒲式耳。中国的玉米产量可以达到与美国持平,这就是我乐观的理由。现在中国市场对玉米种子的需求是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但是投资初期必须非常有耐心,有的投资需要十年以上。上周,我们同合作伙伴在甘肃有一个工厂刚刚举行了奠基典礼,这是我们的一个长远的投资,需要时间才能获得收益。

艾博文:目前,我们在中国的业务有两大块,一个是自主经营的传统的蔬菜种子,另一个是与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合资建立的中种迪卡,盛产经营杂交玉米种子。

实际上,公众们并不了解,要想弥合中国和美国玉米产量的差距,需要投入多少力量。包括资金、科技、优秀的专业人员及时间,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时间的投入。目前我们努力的重点是与合作伙伴一同研发,希望能开发出更好的种子,并在今后三到五年投放到市场。

很多人误认为,如果我们想在中国开发一种新的玉米种子,只要把美国的种子带到中国,或者把阿根廷的种子移到中国就可以了。但现实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要比想象得复杂得多。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从育种到产品上市,通常需要七年的时间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记者:一些人认为孟山都的商业模式是种阴谋,能详细介绍下孟山都的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样的吗?

格兰特:在我看来,孟山都的成功没有什么神秘的模式。我们的业务非常简单,重点完全放在农业上,只专注于几种农作物:玉米、棉花、大豆和蔬菜。业务模式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都是要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通常是通过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来实现。我们希望和合作伙伴一起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我们也非常愿意分享我们的成功经验。此外的业务关键点就是研发,对于实现提高生产率的目标,我们都是进行的长远的投资。

如果农民取得成功,我们也就取得成功,我喜欢把两者关联在一起。但是,农业是一个长期的业务,农民不可能只种一年的地。因此目光要长远,不惧十年以上的投资。

记者:那么在中国拓展业务的过程中,有否遇到哪些困难?

格兰特:我认为孟山都目前在中国的业务发展还是比较平稳的,机会多于障碍。对于农民来说,现在的挑战就是如何战胜低产量的问题,这就要提高种子的性能和质量,需要我们持续不断的投资,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实现这个目标。但我非常乐观,这里面是有机遇可抓。

在生物技术方面,关键的就是合作。在世界各地,有些产品虽然是以孟山都的品牌在推广,但是在背后凝结了我们和包括巴斯夫等一些大公司及一些公共科研机构广泛合作开发的成果。在中国,我们的目标是一样的,就是解决低产量的问题,我们可以一起通过科学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研发合作为农民提供最好的产品,在世界各地我们的模式都是这样的。

我认为下一个出现科技突破的机会,应该来自于大学或其它独立研发机构。在美国我们已经进行了十年这样的合作,希望在今后,也能在中国进行这样的合作模式。但这需要时间,需要耐心和信任,并不能一蹴而就。

记者:欧洲商会和美国商会都认为中国与外资企业合作,仅仅是进行了技术转移,其自身的创新能力及研发能力并没有提升。从这个角度,您如何看待孟山都和中国方面的合作?

格兰特:简单来说,中国是肯定能得到技术的。短期之内中国所需要的是提高育种技术,而非转基因。对于孟山都来说,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在中国、和中国的科学家交流。我觉得吸引人的地方在于,未来这些科研机构的智慧在哪里碰撞出火花,肯定不是在圣路易斯(孟山都总部),而是在中国。“科学”难以预测,但是如果不创造相关的环境,科技的发展将永远都不可能实现。

记者:国内外对转基因技术有着各种分歧,有的质疑其安全性,有的质疑其是否真的能减少杀虫剂、农药的使用。您如何看待这样一个局面?

格兰特:我个人认为这种争议在降温,在过去三年里,巴西、阿根廷和印度,他们转基因种子的产量和范围都在不断的增加。我的个人经验告诉我,这实际上是世界各国自己做出决定的问题。当地的科学家可以自己进行研究,我认为中国人也会为自己的利益作出决定,作为一个公司我不持任何意见。

艾博文:全球各地29个国家1500万农民都在使用转基因技术,他们没有一个人跟我说他们是被骗着购买我们的种子的。的确,不同人有不同说法,让我们感觉混乱。但不管是吉林种两亩地的农民还是在爱荷华州中两千英亩地的农民,他们的想法都是一样的。他们肯定会购买能提高产量、提高效率的种子。如果他们都选择购买这种种子,而这种子反而会使杀虫剂、农药的使用量增加,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农民最终的选择最能说明问题。

记者: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已经突破了每亩926公斤,一些人质疑,有了杂交水稻为什么还要去种植转基因水稻。

格兰特:我读到了相关的新闻,这个新的杂交水稻是很大的突破,我希望今后农民可以进行自由选择,选择任意一种工具实现增产目标。转基因技术可以帮助农民解决害虫和杂草的问题,但最终产量取决于种子的质量。所以我觉得如果农民有机会去种转基因作物,他们会自己得出结论,但这也需要时间。

孟山都公司今后将会使主要的农作物(大豆、棉花、玉米)的产量翻倍,但不代表我们要跟传统农业竞争。杂交水稻技术也是需要的,我们认为只要做好了种子的育种,今后就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每年都花6亿美元在育种方面,所以我们认为育种是提高产量的手段之一。

记者:孟山都的美国身份让很多人觉得,我们的粮食被外国人掌控,即使美国政府支持转基因,也是因为出于保护本国利益。

格兰特:这个回到我之前所做的评论,种子的生产、研发和种植是本地人做出的决定,这包含很多自主的因素。中国有8500家种子公司,因此农民有很多选择,我希望未来我们可以增加这样的选择性,但是这个目标还没有实现。

艾博文:我也听说过这个问题,我做了一个计算:中国整个粮食市值达到了1万亿美元,同这1万亿美元的规模相比,我们公司2010年的全球销售额只有105亿美元,我们并不是一个大公司。说我们要控制中国1万亿美元这样大的市场,有点天方夜谭。

格兰特:对于中国来说,近期的重点和机遇是通过改善种子的质量来提高传统作物的产量。从中期来看,中国遇到的挑战就是水资源,也就是说如何能够提高用水效率。这有可能要依赖于转基因技术,因为农业对于水的需求非常大,它消耗了地球上70%的淡水。所以我关注的并不是这些争议,而是如何满足下一代的需求。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讨论的问题。

记者:欧盟对于转基因食品一直处于抵制态度,有人认为这种抵制态度表明,即使转基因食品目前未发生问题,不代表长期不发生问题,您是如何看待这样的观点的?

格兰特:转基因作物最早在1996年开始种植,这15年间已有数以十亿英亩的土地种了转基因作物。种植的国家因为转基因作物,产量有所增加。如果说是在九十年代中期,这还可以是个假设性的问题,但是到了二十一世纪,这不再是个疑问,这么多土地种植了转基因作物,证明转基因作物是没有问题的。

欧盟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欧盟是由很多国家组成的。西班牙是欧盟国家,但是种植转基因玉米已经很多年了。欧盟有一些国家尽管自己不种植,但进口了很多转基因大豆,是转基因大豆的主要消费国。

我们在欧盟的发展还是非常好的,我们也通过传统育种帮助农民提高产量。在未来某个时间点,这些欧盟国家会自己做出决定,是继续选择传统农业,还是转基因作物。无论他们的选择是什么,我们都有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

记者:农业是中国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重点,您认为中国长期的粮食安全应如何保证?

格兰特:不管在哪里出现经济动荡,人们都得喂饱肚子,所以从消费模式来讲,食品受到的影响是最低的。粮食和农业的吸引力就在这里,任何地方都存在着机会。

无论在哪一个国家,农业的重要性都越来越高。20年前,如果我去参加聚会,我说我是从事农业行业的,他们就会说这太遗憾了,肯定非常乏味。今天,每个人都对农业感兴趣,这是一件好事。今后二十年,农业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大,因为可耕地的数量不可能再增加了。现在世界各地都在问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帮助农民提高产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我同农民交谈的时候,我觉得他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非常清醒的,而且他们是真正的环保主义者,因为他们担心他们的土地,也担心子孙后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