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绿色通道”众说纷纭管理部门“双交会”发声

改革品种审定制度是种业的共同呼声,自2014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颁布实施《国家级水稻玉米品种审定绿色通道试验指南(试行)》一年来,对于“绿色通道”实施,企业、专家和管理部门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感触,“绿色通道”也一直是业内热议的话题。

有人说“绿色通道”是国家品种审定制度的巨大创新,有人却认为其内容照搬《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说创新未免牵强;有人说“绿色通道”为大型种企开通了“VIP”使其更有优势,但也有种企认为国审的品种试验经费由国家出,“绿色通道”却要自己掏腰包不公平。而开放“绿色通道”需要三个条件的观点,得到部分业内人士支持——第一是品种注册制,根据市场经济原理调整育种单位、生产企业、管理部门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不管品种是通过哪一条途径准入的,都要在主管部门登记注册;第二是产品责任追究制,根据注册信息核查和判断品种的事故责任;第三是管理部门转变职能,加强市场监管。

近日,在河北廊坊举办的全国种子双交会信息发布会上,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品种管理处处长马志强对“绿色通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数据真实性、试验容量、程序、条件等方面提出几点看法。他表示:

首先,“数据不真实是最大的质疑”。让企业自主进行试验真的可行吗?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2014年,企业通过自行试验的杂交水稻品种有302个,到2015年第二轮试验时,变为68个;2014年企业自主试验的杂交玉米品种是382个,到了第二轮变为113个。淘汰率分别为77.4%和70.4%,这说明,自主试验的淘汰率也很高,且要求申请者对试验结果负责,因为后期要靠市场进行检验。

其次,试验方法是否科学。现在品种审定试验所用的试验设计、方差分析方法,都是陈旧的方法,这些方法是否符合品种筛选的客观规律以及育种和试验工作的需要,都需要重新考虑。在国外,一般育种企业试验的品种数量呈倒三角形式,逐年减少;而试点数量是正三角,逐年增多,使品种能够得到更全面的测试。我们是不是可以借鉴呢?

另外,试验容量问题。国内现有品种审定试验容量太小,不能满足市场的所有需求。那么,能不能放宽试验主体的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育种企业数量增加,仅一个省每年需要测试的品种就达到七八百个,有的甚至上千个,而国家每年只能审定1500多个品种,这显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有人提出,让有资质的企业的子公司或者分公司的品种也走“绿色通道”来扩增试验容量,真的可行吗?

试验程序能不能简化?《国家级水稻玉米品种审定绿色通道试验指南(试行)》中提出:“自行开展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的,区域试验应当不少于两个生产周期”,“区域试验完成后,再安排不少于一个生产周期的生产试验”。这与《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规定的区域试验“不少于两个生产周期”、生产试验“时间不少于一个生产周期”相同。通过省级审定的品种,也按照《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进行两年的生产试验。如玉米品种审定,加上通过省审定的4年时间,就需6年,从时间上并没有节约多少。

最后,对于业内专家提出的开放“绿色通道”需要三个条件,马志强认为,即便所说的三个条件都满足,“绿色通道”也未必行驶畅通。

记者以为,有关“绿色通道”的讨论还会进行下去,因为这是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改革之路的重要一站,是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我们期待品种评价制度愈加完善,中国种企的竞争力不断提高,在世界种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责任王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