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创建把散户种粮攥成拳
本报记者张凤云杨娟
9月22日下午,在湖南省长沙县春华镇春华山村成片的水稻田里,瓦屋垅小组组长王桂三和管灌水的农民正在查看水稻饱水的情况。禾苗已经齐膝高,正是灌浆的时候,王桂三也就格外上心。
“这个稻谷,今年一亩地打1300斤没问题。”王桂三带着草帽,吸了一口烟,他告诉记者,他一共种了11亩多地,属于种粮散户。由于农业部门各方面的指导到位,这些年种庄稼方便多了,所以自己并没有将土地流转出去,今年种的全是双季稻。
“我们这里是高产创建,自己种也能种出不错的产量来。”王桂三说,“以前没有高产创建的时候,差别大呦。原来晚稻只有八九百斤,现在都是1000多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王桂三告诉记者,一是种子的品种都要比以前好很多。“有了好的品种,县里给我们补贴一半。你看这片地里种的这个品种就是C两优396,是超级稻品种,我们组今年晚稻都种了这个品种,一亩地40多块钱的种子,能补20块钱左右。”
“我们是人工抛秧,在管理上,怎么治虫啊,怎么打药,农技站的都有病虫害情报发给我们。王桂三种了几十年水稻,他告诉记者,虫子繁殖的速度非常快,一两天就会把禾苗吃坏,四五天之内水稻就要全部打一遍药,否则就会成灾。王桂三说,现在很多农民还在镇上打工,所以不可能天天到地里来看,但是镇上农技站的农技员经常来地里观察,是不是有虫了,有没有发病,这些都能随时掌握,这让种植水稻的农民得到了很好的指导。
“三五天来一下,关键时候天天都来的。这个时候就是比较关键的时候,我们说‘人吃月饼,虫吃禾’,到了中秋的时候,也是防虫最关键的时候。”王桂三说,“提前两三天农技站的人就把情报发给我们了,什么时候打药,打什么药,资料每家每户都发到了,还免费提供性诱剂。”王桂三说,所以大家种粮的积极性很高。
除了王桂三的十几亩地,春华山村1200多亩田都纳入了高产创建范围,统一应用良种、统一丰产技术、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绿色防控、统一科技培训、统一机耕机收,把散户种粮攥成拳、连成片,为这些散户能够种出高产田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些年来,湖南省以高产创建、集中育秧、机械化生产为重点的一批稳面、提质、增效的关键技术得到推广,覆盖率不断提升,有力促进了粮食生产向科技要粮,向机械化要粮的转变。今年全省早稻集中育秧大田面积达到1100万亩,比去年增加100万亩,积极开展粮油棉高产创建,落实农业部早稻、中稻、晚稻等粮油棉作物万亩示范片641个,辐射带动全省粮棉油高产创建面积达到1500多万亩。今年以来,除局部地区旱涝灾害外,主要粮食作物实现稳产增产,预计全年粮食总产将呈稳定增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