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粮食烘干服务满负荷运作 缺口仍大

种粮大户打堆烘 小散农户靠天晒

粮食烘干服务满负荷运作,缺口仍然很大

关注粮食收购

《稻谷丰收遭遇连绵降雨 价格走低愁坏农民》追踪

□本报记者 樊邦平

9月18日,本报刊登《稻谷丰收遭遇连绵降雨 价格走低愁坏农民》一文,聚焦我省部分地区出现晒粮难卖粮难的问题,引发多方关注。为此,记者继续深入基层,调查当前我省粮食烘干体系和农民晒粮情况。

记者发现,近年来我省初步建立起了粮食烘干服务体系,解决了种粮大户的晒粮难题。但9月的持续降雨,种植大户争分夺秒抢收稻谷,各地粮食晾晒烘干中心立刻打起了拥堂;散户农民则因种植面积小,粮食产量少,烘干成本高等原因而选择靠天晒粮。当前我省粮食烘干服务体系满负荷运作,但仍面临巨大的需求缺口,在运转费用方面更是亟需支持。

晒粮打拥堂烘干中心喊吃不消

9月18日,崇州市白头镇甘泉村种粮大户叶志祥起了个大早,“虽然是阴天,但没有雨”,叶志祥赶紧组织工人下田收粮。

“我今年将收割1千余吨稻谷,目前已收割500吨。”叶志祥有些着急地告诉记者,他所在的种粮专合社建有粮食烘干基地,但今年丰收时节连绵降雨,烘干设备即使每天满负荷运转,也最多只能烘干30吨稻谷,截至当日,他仅烘干了300吨水稻。

射洪县大桥农机专合社今年投资80余万元建起了粮食烘干中心,专门为种植大户提供粮食烘干服务。进入9月,粮食烘干中心忙得不可开交,种植大户们的运粮车一度排起了长龙。

“我们今年种植了水稻300余亩,预计产量30多万斤,现在都顾不上收割。”专合社负责人文正清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专合社已帮助各种植大户烘干粮食100万斤,现在即使每天满负荷运作,也无法满足所有种粮大户的需求,更别提收割自家的稻谷。

“虽然种植大户或专合社大多都有自己的烘干机房,但现正值集中收割期,家家户户的烘干设备都在告急。”叶志祥告诉记者,即使知道国家水稻收储政策即将出台,且最低收购价1.35元/斤,但由于自家仓储容量有限,为了防止稻谷受湿发霉,他不得不低价卖粮。9月以来,他以1.26元/斤的价格向当地粮食收购机构销售了300吨稻谷。同时,当地不少中间商也参与了收购大军,但中间商大多收购湿谷子,每斤收购价0.9元,当地部分种植大户粮食来不及烘干,便只得按湿粮的价格卖给中间商,现在大家都很期待国家收储政策尽快执行,以保护农民利益。

烘粮需费用散户农民靠天晒粮

种粮大户打堆晒粮,烘干基地容量告急,散户农民怎么晒粮呢?

射洪县万林乡中皇村文书梁尚合告诉记者,今年该村共种植水稻300余亩,大多是散户种植,8月底以来,村民便开始了收割,现在尚有1/10的水稻在田,虽然阴雨天气给秋收带来一定困难,但散户农民并不着急,“散户农民水稻种植面积比较小,大部分是自己食用,晒干和不晒干销售就几百块钱的差别,不像大户那般急迫。”

“其实农民不那么积极晒粮的另一个原因是对烘干加工费用的顾虑。”文正清说,目前射洪县共有四家粮食烘干基地,每斤粮食会收取0.15-0.2元不等的加工费,对于散户农民,一方面稻谷量少,不值得费力运输和烘干,另一方面这笔加工费算下来也不便宜,因此,当地出现了很多稻谷贩子,以0.9元/斤的价格,收购散户农民的湿粮,集中烘干晾晒后,再以高价卖出,不少农民也因此直接卖给粮贩子,省事省力。

“我们烘干粮食每吨有40元的政府补助,所以加工费用稍微便宜,但其他未得到补贴的烘干基地,加工费用则相对较高,”叶志祥告诉记者,崇州市场上的粮食烘干服务平均收费200元/吨,如果粮食水份含量超过20%,则要加收10-20元不等的费用。

业界建议健全烘干服务体系

当前我省粮食烘干服务缺口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省农业厅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省共有粮食烘干机械372台,烘干能力4000余吨,仅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万分之一,2014年,粮食烘干机械增加达594台套,但服务的缺口仍旧很大。

省粮食局产业发展处处长王亚南告诉记者,从2012年起全省粮食部门启动了 “川粮产后服务工程”建设,在105个县初步建立了146个服务粮食生产基地和种粮大户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目前所有的服务中心已经满负荷运转,仍旧不能完全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

“今年射洪县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约18万亩,规模经营的面积仅1万亩,剩余的都是小农经营,小散农户基本上还是靠天晒粮。”射洪县农业局农业推广研究员陈明祥认为当前粮食烘干体系亟需扩大覆盖面积,为小散农户提供更多的帮扶。

王亚南认为,要破解当前的晒粮难题,还应该继续加强川粮产后服务工程建设,一方面是扩大覆盖的面积,另一方面增加小散农户的服务内容,同时争取必要的经费补贴,让农民安心晒粮;从长远来看,要破解小散农户的晒粮卖粮难题,还是需走现代化规模化经营之路,这样才能降低粮食种植成本和烘干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