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草原保护建设生态文明
加强草原保护建设生态文明
——2015中国草原论坛发言摘登
【核心提示】
8月26-27日,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和中国草学会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共同主办了2015中国草原论坛。本届论坛是在全面总结“十二五”和认真谋划“十三五”草原工作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草原界盛会。当前,草原工作正处在发展的紧要关头,谋划好、落实好各项工作措施,对于顺利爬坡过坎,实现草原生态良性循环,防止向好的趋势发生逆转至关重要。与会代表围绕“加强草原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的主题,广泛交流,建言献策。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等30位领导和专家作了大会报告和分会场发言。现将部分观点摘登,以飨读者。
游牧变迁与草原文化走向
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郝益东
综观数千年历史,草原游牧具有生产形态的持久性、生产过程的自然性、生产生活的繁杂性和随机性等特点。游牧自然条件的好坏决定了生产力的高低,自然灾害常成为天然的“草畜平衡器”。草原游牧时代,低下的物质生产能力难以满足草原人类的生计需要。
全世界的游牧历史变迁可归结为五类结局,相应的草原文化也随之走向五种轨道。维持型以蒙古国为典型,近水草场过牧,逐渐实现半定居,传统文化基本得到维持。终止型以俄罗斯草原为典型,已看不到放牧畜牧业,草原文化面临消亡。转农型分布在欧亚草原的农牧交错带,草原“三化”严重,兼养少量畜禽,草原文化萧条。现代型的典型为北美大草原,生态恢复,肉牛业现代化,西部牛仔文化持久繁荣。建设型以中国牧区为典型,草原过牧退化随依法治理而遏制,草原文化随物质生产增强而发展。历史和现实都证明,现代化是草原畜牧业的最佳出路。
要发扬传承优秀草原文化,在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的进程中发展创造新时代草原文化。一是弘扬草原文化崇尚敬畏自然的世界观,更加重视草原生态保护,加快推进草原生态文明建设。二是弘扬草原文化兼收并蓄的优点,吸纳借鉴先进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提升草原畜牧业发展水平。三是弘扬草原文化抗御自然灾害的顽强精神,鼓励牧区创业发展,振兴民族经济。四是弘扬草原文化遵从理法的传统,加强草原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草进程。
中国草业人才资源整合策略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堃
当今世界,人才资源与商品、生产资料、资本等物质要素一样,已成为重要的内生经济增长因素,未来世界竞争本质上是人才要素的竞争,是人才资源获取和利用效率的竞争。
分析目前我国草业人才资源现状,不难发现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草业人才资源状况令人堪忧,存在“有架无构”“有业不专”现象;其次是草业人才严重缺乏,但又不断流向其他行业,存在着人才资源的“马太效应”;再次是高端人才缺乏,明显缺少行业领军人物,整个行业只有院士2名、杰青1名、优青1名、千人计划1名;此外,有实力的大型草业企业数量少,草业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严重脱节,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等问题也较为突出。
近年来,国家对草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逐步加大,我国草业发展异常迅猛,产业业态日臻完善。鉴于我国草业人才资源状况和存在问题,国家应将草业人才培养和资源整合放在保障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战略高度去考虑。一要拓宽草业人才培养途径,加大培养力度,提高培养质量,创造草业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机制;二要建立国家草业科学人才信息库,为人才的合理使用和流动提供基础数据;三要积极搭建草业行业平台,加强科技协作,充分发挥草业专家的兵团作战能力,通过承担大项目、大工程来凝聚人才队伍;四要创新人才评价流动机制,打破现有人才条块分割体系,建立高校与地方、企业对接的组织服务体系。
可持续挖掘草原生产潜力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所长侯向阳
由于长期超载过牧、滥垦乱挖、地下水超采、气候变化等原因,我国草原退化严重,生产力大幅度降低,生态生产功能衰减,草畜矛盾日益突出。可持续地挖掘草原潜力,是有效提高优质牧草产量、缓减草畜矛盾、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提高牧民收入和应对气候变化及灾害能力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加强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加速现代畜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是进行退化草原恢复,提高生产力。主要采取自然恢复、优化利用和标识调控管理等措施,这是提升草原生产潜力的首要途径。以提高退化草原生产力20%-30%甚至40%-50%计,每年可增加优质饲草6000万-9000万吨甚至1.2亿-1.5亿吨。二是进行人工草地建设,发展高效草业。在半干旱的牧区半牧区,由于区域水资源的限制,应重点发展旱作人工草地,这是牧区草牧业的关键着力点。以旱作“粮改饲”,建设2亿亩旱作节水人工草地计,如提高生产力2-3倍,可每年增加饲草4000万-6000万吨,可缓解8亿-12亿亩草地的放牧压力,而且对区域水资源不造成新的压力。在区域水资源条件较好且综合平衡的基础上,适度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人工草地,可解决牧户或养殖经营单元的饲草补给问题。按照水利部牧区水资源规划,牧区水资源供给量最多可实现3000万亩(到2030年)集约化草地的发展。如按提高生产力10-20倍计,每年可增加饲草1500万-3000万吨,相当于3亿-6亿亩天然草原的生产能力。
南方草地在发展现代草牧业中的作用
安徽省草业监理总站站长郑久坤安徽省草业监理站高级农艺师谢俊龙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了“草牧业”,明确了草牧业在促进我国“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现代草牧业”是在传统畜牧业和草业基础上提升的新型现代化生态草畜产业,是通过现代的理念、科技和装备实现传统草牧业的“弯道超越”。“现代草牧业”应包括牛羊等草食畜牧业、饲草料产业和草原生态保护三大部分。
从SWOT分析看,发展南方草牧业有很好的草地资源、气候条件、区位优势、畜牧业基础等有利条件,南方草牧业发展大有可为。
从安徽省的生产实践看,初步形成了五种成功模式:皖北平原规模化人工草地产业、皖东天然草地畜牧业、皖西江淮丘陵草地畜牧业、大别山河滩草地畜牧业、皖南丘陵林下草地畜牧业。
要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根据草地资源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南方草地发展现代草牧业。一要坚守生态保护的底线。继续治理石漠化和水土流失,开发新的草地特别是坡度大于25度的草地、退耕还草地等都要始终树立生态保护的底线,杜绝在开发的同时出现新的生态破坏。二是推动粮田种草,构建草地农业系统。紧紧抓住“粮改饲”新一轮的农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实施“引草入田”战略。三是开发山地资源,构建山地温带多年生混播草地系统。四是开发冬闲田资源,构建水稻冬闲田黑麦草系统。五是开发低海拔丘陵资源,构建一年生饲草轮作系统。六是开发林下资源,构建林草复合系统。七是合理利用天然草地资源,保护草牧生态平衡系统。
城镇化进程下的草场管理制度创新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工程学院教授李文军
城镇化是本届政府提出的主要发展战略之一,然而与农区城镇化关注的焦点不同,牧区城镇化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牧区城镇化的资源制约因素主要是水资源,而非土地;中国牧区处于干旱和高寒的气候带,工业发展受到制约,畜牧业以外的就业机会很少;目前牧区的城镇化大多不是市场发育的结果,而是生态建设项目推动下的政府行为。
由于替代生计有限,形成了中青年牧民留在草场继续从事畜牧业,而老人和小孩迁居于城镇的情形。由于一家人分住城乡两地,其生活成本成倍增加,而几乎所有收入依然来源于草场和畜牧业,这给草场生态带来进一步的压力。可以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牧民城镇化的生计问题还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畜牧业,而草原生态系统的健康也需要适度放牧来维系。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证牧民的生计,同时实现草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这两方面问题的解决,都与草场使用制度有根本的联系。
近30年的实践表明,草场承包到户导致的草场利用破碎化与牧区特有的气候环境特点决定的大面积共同使用草场的要求之间,产生了严重冲突。长期而言,以城镇化为契机,对于有意愿离开草场的牧户,集体以公平的价格逐步购回草场承包使用权,改为放牧权租赁给继续从事畜牧业的牧户,或许是解决上述冲突的一个途径。
因地制宜发展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泽柏
青藏高原自然资源的独特性、有限性,决定了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的产出不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而是基于草畜平衡、资源环境承受力、人与自然均衡条件下的计划导向。草畜平衡下的放牧和草地自然资源管理,既是畜牧业生产劳动,也是生态保护的劳动,创造了牧业和环境保护的双重价值。确立草原生态保护责任主体,对牧民生态保护劳动付出给予合理的收入补偿,扶持本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是建立社区草原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长效机制的内在要求。
青藏高原畜牧业生产的专有性和不可替代性,决定了牧区生产是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高度统一的生产系统。应在尊重牧区生产生活方式与文化传统的前提下,依靠政府支持引导,充分发挥本土特色优势,客观认识和把握青藏高原畜牧业发展规律、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
青藏高原传统的生产方式,只要与当地自然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文化相适应,就是先进的生产方式。不能因为放牧型畜牧业的草畜转化率低就代之以发展高产畜牧业,要发挥天然、绿色、环保等优势,做精做强,走小而精、小而强、小而优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要与当地农牧民合作,发现彼此的智慧,理解彼此的思想,寻求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理解和共识。不能简单摒弃传统发展观中视为劣势的特点,而要将这些特点转变为发展的优势,寻找适合当地特点的发展方式。
努力提高草种产业商业化水平
北京林业大学草地资源与生态研究中心卢欣石
目前我国草产业已经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草种产业必将在草业建设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但是,我国的商品种子却远远达不到产业化需求,每年只能自产1.7万吨商品草种;每年需要花费350万-400万美元从国外进口5万吨草种。归其原因是:我国的牧草品种育种以科研教学单位为主体,国内种子企业基本没有自己的培育品种,导致草种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草种生产的商业化水平过低。
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我国草种产业的商业化水平。一是培育草种生产企业的育种能力,培育草种企业逐步走上商业化道路,通过公司重组、行业整合,资本、人才高度集中,形成具有商业育种能力和抗市场风险能力的大型育种企业。二是鼓励企业逐步提高对育种研发的投入。美国种子行业的研发投入约占种子销售额的5%-7%,我国的种子企业应该逐步提高至5%以上,形成育种研发和育、繁、推一体化的能力,成为草种业的主体。三是建立种子认定体系和标签制度,保证市场流通的种子可以追溯来源,确保种子的真实性和育种者权益,促进草种企业从科学家手中购买新品种、新材料,推进育种人才向企业转移。
关于辽宁实施“粮改饲”的思考
辽宁省草原监理站站长陈曦
“粮改饲”是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的农耕文化以及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展开的一场伟大变革,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粮改饲”概念的重要内涵是将现有的种植业粮、经二元结构提升为“粮-经-饲”三元结构,使土地资源在农牧业间进行合理配置,将有效提高土地生产效率,推进农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牧产业升级。
“粮改饲”是新常态下经济突破点,是破解我国粮食安全有效途径,是缓解农民就业压力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实施“粮改饲”的政策机遇、区位优势和工作基础明显,但也同样存在着人们传统观念束缚,机械设备相对落后的挑战。一要坚持原则,循序推进。确保农民收入不降低,把“粮改饲”变为农民的自愿行为,逐步扩大实施规模。二要明确主体,规模经营。实行科学化管理、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生产。三要以畜定饲,种养结合。实现饲草料与草食畜无缝对接,做到种饲草料有草食畜可养,养草食畜有饲草料可喂。四要试点先行,资金扶持。要在试点试验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规划发展思路,依靠国家扶持资金驱动发展。五要生态优先,协调发展。开展“粮改饲”要与建设生态文明有机结合,努力找到“粮草兼顾、生态优先、草畜协调发展”的最佳模式,维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