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元:培育出更优质高产的种子
发表日期:2015-09-16 02:50AM 阅览次数:
今后,他希望与他的科研团队一起,培育出品质更好、产量更高的粮食品种,让农民增产增收——他就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吴新元。
吴新元与农业的缘分要从1979年说起。那时,吴新元很喜欢地质研究和石油专业,但最后还是听了父母的话,上了石河子农学院。1983年,吴新元参加工作后被分配到了新疆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上班。
工作后,吴新元每天都能看到研究所里很多老一辈的科研人员非常努力地进行农业科研,他们的敬业精神让吴新元深受感动。“既然干了这一行就一定要干好。”吴新元暗下决心。
此后,在从事农业研究32年的时间里,吴新元长期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小麦新品种的选育、示范及成果转化应用工作,参与完成了自治区科技兴农项目“新疆小麦育种家塔城基地建设”,自治区科技兴农项目“新疆小麦育种家泽普基地建设”等项目。
凭借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辛苦付出,近年来,吴新元先后被授予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自治区科技兴农先进个人,被选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同时,获得了2004年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2010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2年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科技工作者”。2012年,他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奖突出贡献奖。
吴新元也亲身体会到了农业科研人员的寂寞和艰苦。
“在进行科研时,我们经常一两个月回不了家。”吴新元说,“虽然乌鲁木齐市周边有试验田,但那里培育的品种不一定适合新疆其他地方种植,所以要选择很多试验田进行试验。”
农业科研人员条件的艰苦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吴新元印象最深的是,1992年从乌市送种子去莎车县,在路上走了7天时间,只住过一天旅馆,其余时间都在车上睡觉。
“现在,我们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培育的良种在全疆覆盖率达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六十。”他欣慰地说。
下一步,他希望培育出品质好、产量高、成熟期早的小麦品种,帮助新疆农民增产增收。王晓冬:现代农业的“探路者”本报记者王玉召
初见王晓冬,并不清楚他名片上的职务——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所长,但却清楚地知道这是一位深入研究,对新疆颇有贡献的设施农业专家。而在王晓冬眼里,自己只不过是个现代农业的“探路者”。
王晓冬有很多“标签”,朴素、耿直、讲原则。但在接触过他的农民眼里,王晓冬从骨子里就是一个宁愿光脚踩在田埂上实干,也不愿坐在办公室里享福的“大棚专家”。
上个世纪90年代,新疆已经慢慢出现温室大棚的雏形,但当时设施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以个体农户为主,劳动生产效率很低。
2000年,新疆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这一情况终于迎来了转机。也就是这一年,王晓冬与设施农业有了更多接触机会。王晓东带领他的科研团队,自主研发设计了一系列适合新疆气候特点的高效节能日光温室。
在王晓冬的带领下,团队先后研发了新疆标准型日光温室3类7大种,适用于南北疆不同气候、自然环境的农业生产。目前,全疆建成的设施农业技术示范区稳定在90万亩—100万亩,王晓冬也先后获得省部级奖项5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
至今,从事农业科研工作30多年来,王晓冬对新疆的设施农业了如指掌,建日光温棚,对当地气候、光照、水土等条件有着严格的要求,而这些因素在建设过程中就要考虑进去。
随着设施农业研究的深入,王晓冬发现,新疆的现代化设施农业水平有待提高。虽然新疆是资源大区,但是设施农业以简易类型为主,设施内环境因素可控水平与程度比较低,因此导致了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低下,甚至打击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设施农业的发展要有完善的步骤,其操作必须向"智能化"、"傻瓜化"发展。”王晓冬说,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在戈壁荒滩、沙漠等非耕地上发展设施农业。
他坦言,设施农业要向多元化作物的生产环境控制研究方向发展,不仅可用于不同类型农作物培育生产,而且未来将示范引领家庭栽培的发展,是解决气候恶劣的偏远地区设施农业发展难题的有效突破口。
虽然日光温室建造成本高,能源消耗大,目前主要还处于示范引领阶段,但让王晓冬十分乐观。日光温棚真正达到应用普及发展是水到渠成的事,新疆现代农业将来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苑振廷:带领新疆果业集团长远发展本报记者刘毅
2014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苑振廷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份荣誉是他个人的光荣,也是他任职董事长的新疆果业集团的光荣。
新疆果业集团的前身是老牌国有企业自治区土产果品公司,在计划经济的年代,该公司连年亏损。2001年进行了产权改革后,该公司依然没有摆脱亏损局面。2003年,自治区供销社对新疆果业集团进行了第二次产权重组,此时苑振廷以自然人身份入股新疆果业集团,企业也由国有制转变为混合所有制,新的经营理念与科学运作模式被苑振廷带入新疆果业集团。
初次见到苑振廷,可以感觉到他身上的特有气质与新疆果业集团带给人的感觉非常相似,活力四射,富有实践和创新能力。与苑振廷交谈时,他简单的言语中包含着对企业发展的大胆构想,还有细致的发展规划。
“必须大刀阔斧地改革,盘活体制,激活效益。”苑振廷说,2003年后,他和公司管理团队建立了权、责、利相结合的收入奖励约束机制,实行了公司高管和下属经营单位管理者年薪制和风险抵押制,经营单位承包经营责任制,经营效益与员工工资增长挂钩制等激励约束机制,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让墨守成规的老国企重新找到了发展的动力,从此新疆果业集团逐步走上正轨。
早些年,当电子商务还是一个时尚名词的时候,苑振廷及管理团队就大胆决定,要让新疆农产品(000061股吧)搭上电子商务的快车。说干就干,新疆优质的红枣、核桃、葡萄陆续登陆线上市场,并屡次创下销售纪录。
2014年,对苑振廷本人来说是意义重大的一年,他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苑振廷倍感振奋,“2014年,我们继续创新发展方式,做强线上和线下两个市场,企业实现总收入23.79亿元,比上年增加近10亿元,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企业发展找准
了方向。”苑振廷说。
十多年来,在苑振延和新疆果业集团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新疆果业集团成就了今天的辉煌,对于下一步的发展,苑振廷给出的答案是继续开拓创新,抓住市场机遇。“下一步,企业将在全疆主要林果产区建立电子商务运营、物流、加工、金融服务为一体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服务园区,面向广大农户、当地中小微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仓储物流、加工、金融等配套服务,使基地加工水平和物流总量有新的提升,帮助更多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村经纪人参与到新疆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中,为新疆特色林果产业注入更多发展活力。”苑振廷信心满满地说。田可川:致力于发展细毛羊产业
本报记者杨海强
“1985年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新疆畜牧科学院工作,这一干就是30年。”9月3日,国家绒毛用羊现代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所长田可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道。
田可川从事的动物育种是一项接地气的科研工作,常年与农牧民打交道、与动物打交道、与圈舍打交道。30年前,他刚参加工作就被派到乌鲁木齐南山种羊场锻炼,“我感受到广大牧民盼增收的渴望,从而坚定了我从事畜牧科学研究,改变生产落后面貌的决心。”田可川说,这也让他与畜牧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6年到1990年,他在新疆畜牧科学院从事家畜育种研究工作,主要对奶牛、肉羊进行育种。从1990年接触细毛羊至今,25年里,田可川把精力都花在了细毛羊育种及生产技术研究工作上。2007年起,他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细毛羊联合育种工作探索,首次在新疆联合18家细毛羊主产区的
科研生产单位协同攻关,建立起了以种公羊统一生产性能测定技术、种羊联合遗传评定技术为核心的联合育种技术体系。
“在他身上让我看到了一名科技工作者的奉献精神。”他的同事付雪峰说。这些年来,田可川和他的科研团队走遍了新疆的天山南北,也走过了祖国各地,由他经常亲自带队前往甘肃、内蒙古等省区深入调查。
对于自己,田可川的要求就是终身学习、不断进取。他先后到中国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作为访问学者到韩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多年来,田可川和自己的团队培育出苏博美利奴羊、新吉细毛羊两个细毛羊新品种,肉用型中国美利奴羊、超细毛型细毛羊等6个新品系。
目前,田可川担任国家绒毛用羊现代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羊专业委员会委员、自治区专家顾问团成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分会常务理事、世界银行新疆畜牧业项目组专家。
这些光环和荣誉的背后是他不辞辛劳实地调研和潜心研究,这些年来,田可川主持完成了国家“细毛羊新品系的培育与规模化养殖技术体系产业化示范”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重点项目“新疆优质细毛羊AFLP基因图谱的初步建立与分析”等科研项目,目前,他主持的项目还有“优质超细毛羊和绒山羊新品种(系)选育与产业化开发”等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项目。这些年来,一个又一个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见证了他对畜牧科技事业30年来的奉献。王小东:新疆特色建筑的守护者本报记者梁勇
到过乌鲁木齐的朋友都知道,在这座美丽的边城里伫立着一座宏伟而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新疆国际大巴扎。这个极具民族特色建筑群的设计者就是新疆着名建筑设计师、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名誉院长王小东,他是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也是中国建筑(601668股吧)师最高荣誉奖——“梁思成建筑奖”的获得者,也是继吴明珠、刘守仁、康玉柱之后,新疆第四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9月2日,当记者走进王小东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个摆得满满当当的书柜。今年71岁的王老只要谈到建筑创作就格外开心,在他的眼睛里仿佛闪现着无数的灵感。
王小东出生于教育世家,他从小就立志要钻研学问,在学术上有所作为。他说,1963年
毕业分配时,他第一志愿就是到新疆建筑设计院工作,因为在新疆的建筑设计院可以搞民用建筑设计,这正是他的理想——学有所用。
“我对新疆地域建筑的创作最早完全出于一种生活信念,觉得身在新疆就应该创作出具有新疆特色的建筑作品。”王小东认为这也是新疆建筑师的使命。
1973年,乌鲁木齐烈士陵园需要重修,这是王小东设计生涯中第一个重要的项目。
1980年,是王小东建筑设计生涯的一个重大拐点。他首次在吐鲁番招待所及外贸楼的设计中,对新疆建筑的风格、地域性等作了初步的探索,开始注重捕捉传统中最具有生命力、最本质、最敏感的因素,将其融于新建筑中,从而使作品既富有浓厚的传统特色,又具有较强的时代风貌。
而最让王小东津津乐道的还是新疆国际大巴扎。王小东说,新疆国际大巴扎这个项目处在二道桥、民族风情一条街这个环境之中,要求这个建筑必须要有浓郁民族和地域特色,同时它担负着带动二道桥商圈的发展的责任。同时还有扩大就业,改变城市的面貌甚至于人的素养的意义。他就是抱着这样的目的去设计的。
“在全球化的今天保持我们自己身份的就是我们的民族地域文化。我在这条路上走了几十年,信心从来没有动摇过。在建筑界,有着多元化的理论和说法,而我选择了走新疆地域建筑这条路,也正因为如此,我也没有打算离开新疆。”在采访中,王小东谈得最多的是全球化和地域性的关系。
正是这种对地域文化的坚守,让王小东迎来了一次又一次成功:建筑设计优秀奖、国际建协罗伯特·马休奖、梁思成建筑奖……如今,已进入古稀之年的王小东正致力于喀什老城抗震改造工作,他也一直在关心着新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我目前所有的课题都是和老百姓(603883股吧)直接有关的”。艾比布勒·赛塔尔:用创新诠释无悔青春本报记者梁勇通讯员鲍克涛王晋魁
“小时候,同龄的小伙伴喜欢凑到一起玩
游戏,我就喜欢玩家里的电炉子、手电筒、小家电,把里面的线拆了,再想办法接好。”9月1日,聊起电力行业,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室技术主管艾比布勒·赛塔尔总有说不完的话。
这一兴趣爱好也让维吾尔族小伙艾比布勒·赛塔尔与电结下了不解之缘。2006年,
他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即参加工作,成为一名检修工。
2010年冬,由于新疆气温低,使得SF6气体无法充气。常年和设备打交道的他发现这一问题,主动与同事寻求解决方案,尝试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出了SF6气瓶的加热装置。经过实际应用,这一创新大大减少了冬天SF6设备的补气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SF6加热装置”还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全疆推广。
“平时放假休息,艾老师要么跑到办公室写材料,要么就往基层跑,一年加班可以达到305次。他带领团队探索出了让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提升检修技术能力的各种新方法。”他的同事刘岩说。
因不断学习,艾比布勒·赛塔尔的个人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他还参与完成了新疆首部110千伏及220千伏开关类设备的状态检修评价导则、检修导则及检修策略的编写工作。
2011年6月,以艾比布勒·赛塔尔命名的“艾比布勒创新工作室”成立了。4年多时间,艾比布勒·赛塔尔和他的团队在技术研发与应用上取得了一次次突破,其中已有14项课题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在新疆电力行业普及推广,得到广泛应用。
“艾老师就是我们的"移动智库",他给班组制定了详细的学习培训计划,每天坚持给员工进行现场传授、实际演练、技术练兵,把自己多年积累下的东西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他的同事陈真说。
从初出茅庐的毕业生成长为技术过硬的变电检修专家,再到今天的技术主管,艾比布勒·赛塔尔走得一步一个脚印。 (冰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