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吃饭问题要靠袁隆平式的智慧
作者: ■周太友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不久前在北京召开再论转基因与国家安全研讨会。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军事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就当前我国转基因问题的性质、形势、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习近平主席最近关于“中国的粮食安全要靠自己”,“我们自己的饭碗主要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的指示非常重要。13亿中国人的吃饭及其安全问题,要靠一大批袁隆平式的中国农业科学家的聪明才智解决。
最近几个月来,媒体关于转基因之争愈演愈烈。特别是61名院士上书中央请求转基因水稻产业化,让转基因食品安全再次成为关注热点。虽然,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力挺转基因,甚至斥责谁反对转基因谁就是不懂“科学”,阻碍转基因水稻产业化就是误国,但依然受到大多数民众的质疑和网友的反对。
是民众不懂“科学”,还是“科学”难以服众?是不推行转基因水稻产业化必然误国,还是推行转基因水稻产业化可能危害国家粮食安全?对转基因食品要大力推行,还是要坚守安全底线?
日前,“全国首届黄金大米品尝会”在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举行,300多名转基因支持者既品尝了一种由转BT基因大米做成的月饼、米糕、米粑和豆皮,又喝了“黄金大米”熬的米粥。
几乎与此同时,中国农业大学[微博]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黄昆仑教授表示,其负责的转BT基因抗虫大米的猪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大米与非转基因大米对猪具有同样的营养和安全性。“试验用猪在90天喂养期间,无中毒或死亡现象,皮毛顺滑,行动灵活,饮食正常,生长发育状况良好。”但网友反问到:猪吃猪食也长期无中毒或死亡现象,生长发育状况良好,人就应该吃吗?
中科院院士张启发甚至提出,转基因水稻产业化的决策不应依靠民意,而应按照法规和程序走,农业部作为主管部门不敢拍板是不作为,导致转基因水稻产业化错失良机,再等待拖延将误国。
目前,这些竭力推行转基因粮食的行为并非正常。正如崔永元所质疑的那样,这种行为的一致性和共同化,清晰可见是团队行为,这更让人担心这个利益集团自上而下的规模和危害性。西南财经大学教授顾秀林指出,为什么我国生物学界目前在转基因上几乎一边倒?力量这么强大?因为在中国有240亿元经费的诱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湘穗、国防大学教授朱国林认为,少数政府部门人员、转基因科研人员与外国转基因企业存在利益关联。导致转基因安全的话语权失控,被美国企业、美国企业顾问和参与转基因科研国内合作者所把持,难以向领导、群众说清情况。曾经力挺转基因大豆(4476, 19.00, 0.43%)油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呼吁:转基因口粮商业化应划红线不能碰。
平心而论,挺“转”与反“转”之争必将旷日持久,一切过激过热的推广行为往往会适得其反。特别是对中国来说,传统的食品都常常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更何况在国内外尚未达成共识、争议不断的转基因食品。
袁隆平指出,“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振兴与强大民族种业的发展,让中国的种子不仅能满足自己,还能走出国门。袁老的话,让我们感到更加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