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精品农业大市和现代农业强市(组图)

近年来,淮南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突出重点,强化举措,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打造精品农业大市和现代农业强市。 2014年全市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丰”,总产139.4万吨,比上年4.1%。全年实现肉类总产9.1万吨、禽蛋产量6.8万吨、奶类总量5.2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2.3%、3.9%和3%;实现水产品产量7.8万吨、蔬菜产量86.8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8%和5.8%。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33家,比上年增加31家,实现加工产值160亿元,较上年增长6%。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00元,同比增长10.2%,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年减少贫困人口0.92万人。

调结构,加快农业转型步伐。

从淮南实际出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精品农业。围绕豆制品、瓜菜、草莓、葡萄、食用菌等优势主导产业,建成20个特色精品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全市蔬菜播种面积42万亩,总产量86万吨,实现产值15亿元。其中,潘集酥瓜2万亩、产值3亿元;草莓2万亩、产值6亿元;葡萄面积2万亩 (可采1万亩)、产值1.2亿元;脱水蔬菜2万吨,产值1800万元,创汇300万美元;食用菌2.5万吨、产值2亿元,初步形成了以曹庵为核心、孔店和孙庙为“两翼”的江淮瓜菜(草莓)育苗集群基地。

抓规模,推进新型经营体系建设。加大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

扶持和培育力度,在不改变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情况下,引导农民通过土地股份合作、订单农业、公司+合作社+农户、土地托管等多种模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集约经营。 2014年全市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383家,较上年增加492家,入社成员4.2万人。全市家庭农场296个,较上年增加211个。全年土地流转53.2万亩,较上年增加11.9万亩,占农户承包经营面积的37.5%。新增托管服务面积7.4万亩。启动农村土地确权试点市工作,凤台县完成省试点县土地确权任务,其它六区土地确权工作启动并顺利开展。

育龙头,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引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2014

年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33家,年产值超2亿元的11家。重点围绕优质粮、畜禽、水产品、蔬菜、豆制品、乳制品、食用菌七大特色主导产业,着力打造粮食精深加工、畜禽水产养殖业加工、地方名特优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链,推动农产品加工向精深化、规模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凤台县粮食加工园区晋升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潘集区食品加工产业园区、毛集区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八公山和谢家集豆制品加工、物流产业集群逐步形成规模。涌现了益益集团,毛集的白蓝集团、宏宇集团、钟辉食品公司,凤台的日福面粉、国武粮油、润莹农业公司,潘集的东联粮油,谢家集的益农瓜果、史家湖养殖中心、碗碗香豆业,大通的东祥双孢菇养殖合作社,八公山兴兴公司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014年农产品加工产业成长为紧继煤、电之后的全市第三大产业。

强基础,激发农业发展内生动力。坚持把“三农”作为各级财政


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2014年全市“三农”支出 34.2亿元,增长 5.2%。全市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到1784家,综合服务能力居全省前列。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全市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7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全市水稻机插秧面积扩大至 55万亩,插秧比例达39%,凤台县实现了“全覆盖”,继续在全省保持领先。突破秸秆全量还田关键技术,全年实现秸秆机械还田 87.45万 亩 , 占 种 植 面 积 的28.2%。加大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三品一标”认证力度,淮南豆腐、淮南牛肉汤、淮南麻黄鸡、潘集酥瓜、马店糯米等成为国内知名、省内著名品牌。组建淮南农业企业家协会电子商务平台,建成5个网络交易平台,注册开办网店100多家。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参加上海、合肥农交会,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淮南市市委书记沈强(前排左二)检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淮南市市长王宏(前排左二)指导“三夏”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