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标所成功举办“矿区稻米安全生产技术”培训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日趋严重,土壤重金属污染所导致的超标农产品通过食物链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健康风险。为提高基层农业科技工作人员对食品安全的认识,重视典型区域农产品的安全种植。2015年8月19日,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主办、个旧市农业局承办的“矿区稻米安全生产技术”培训会议在个旧市成功举办。会议由个旧市农业局刘飞副局长主持,质标所副所长张建华研究员、院科研处方成刚科长以及个旧市农业局念培光局长出席会议并致辞。个旧市农业局、个旧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个旧市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以及各乡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等单位200余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会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质标所刘宏程研究员和米艳华研究员分别就“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措施”和“矿区稻米安全种植技术”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培训;刘宏程研究员系统的介绍了我国农产品污染现状、农产品及产地环境风险评估方法以及我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控措施;米艳华研究员就典型矿区稻米重金属污染问题的解决思路、技术原理、技术试验效果以及技术实施措施和方法等向参会人员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通过图片和数据充分展示了近几年质标所研制成功的土壤、作物重金属调控中试产品所取得的生产应用效果。

为使参会人员更加直观的了解稻米安全生产技术在大田生产上的应用,培训会同时安排了第二阶段的技术应用实地观摩。在农业局的组织下,参会代表们怀着浓厚的兴趣,不顾田埂的湿滑、冒雨前往个旧市大屯镇罗依寨村进行实地现场观摩。经过米艳华研究员各项技术应用的详细讲解以及对代表们所提问题的认真解答,代表们不仅看到了不同技术措施应用下水稻的长势情况,同时也对会议培训技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此次培训会得到了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和个旧市农业局参会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与国内其它省市相比,云南省土壤重金属背景值相对较高,滇东南、滇中、滇西北地区因成土母质不同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也有较大的差异。作为典型矿区的个旧市,其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更为复杂,耕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状况因区域、污染源不同也有较大的差异,部分区域生产的农产品质量状况更是令人堪忧。由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短时间内修复效果难于得到体现,且人多地少的现状只能采取对中、轻度污染耕地实施边生产边修复的土地利用策略。因此,在污染土壤上生产出合格农产品的技术需求就显得非常迫切。

“稻米安全种植技术”是基于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而有针对性进行的一项重要研究,本项技术的研究历时多年,项目团队在充分掌握云南省各农业生产区域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状况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从污染土地的安全利用,作物吸收积累重金属的基因型差异特征、土壤重金属离子的固化以及作物体内重金属离子转运蛋白的调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其研究思路、研究技术应用以及重金属污染阻控产品的研发等将对云南省重金属高背景值区域农产品安全种植提供强大的技术引领,也即将成为解决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民生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培训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强化了参会代表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意识,而且也极大的增强了代表们对矿区农产品安全种植技术推广应用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为实现污染土壤种植合格农产品的研究目标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强大的团队力量。(审核人:杨万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