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和丰种业:好品种“不断档”

编者按

去年11月,中国种子协会公布首批15家中国蔬菜种业信用骨干企业,青岛和丰种业有限公司位列其中。

青岛和丰种业是一个家族式的“育、繁、推”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现代化种子企业。青岛胶州白菜种子年销售量约为100万斤,该公司育成的“义和秋”、“小义和秋”两白菜品种就几乎占据了胶州市场的半壁江山。是什么成就了大白菜界的“大明星”?

本期“种企深度访”带您一起走进青岛和丰种业有限公司。

2000年,我国一个普通城镇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6280元。就是这一年,和丰种业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徐启义花了2万元买来了18颗白菜种子,每颗种子合1100多块钱。

虽然在当时看来有点奢侈,但徐启义最终靠着这18颗种子选育出了奠定和丰种业在大白菜种业领域坚实基础的“义和秋”品种。如今,回过头来看,这2万元花得值了。

山东是我国大白菜第一市场,徐启义自主选育的“义和秋”和“小义和秋”两个品种能在山东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可着实不易。也正是靠着这两个品种,和丰种业一路走到了今天。

品牌

把“义和”做成白菜种子里的“格力”

一棵白菜,装进盒子里,卖到二三十元,靠得是品牌的价值。

提起“义和”牌,恐怕几乎没有销售白菜种子的经销商不知道。“我们公司生产的胶州大白菜种子在全国各地都有代理商,在山东共160个销售点,遍布全省每个县市,还有一些小额订单出口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泰国等多个国家。”公司总经理徐少君盘算着,“目前国内大白菜种子的需求量约1000万斤,胶州大白菜种子的销售总量约为100万斤,占全国白菜种子市场的1/10。而其中,我们公司年生产、加工、销售的‘义和’牌大白菜种子约50万斤。”

胶州大白菜有一种相当“高贵”的销售方式——大白菜装在精美的礼盒里,两棵为一盒,售价一般在五六十元左右。“但想要被装进盒子里,还是有一定条件限制的。”徐少君说,“目前,我们公司的大白菜品种只有‘义和秋’和‘小义和秋’够资格。”徐少君所说的“资格”,正是品牌的价值。

“义和”牌白菜种子的市场份额决定了其在山东大白菜种子界的地位。“我们就是要创绝对一流的品牌,做白菜种子中的‘格力’空调,做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徐少君的胸有成竹不是没有根据的,因为他手里掌握着制胜的法宝——自主创制的种质资源以及叫得响的白菜品种。

品种

期待“小义和秋”青壮年期的表现

一个好品种,不仅要在品质、净采率、抗性、商品性上没有短板,还要有过人之处。

在徐少君看来,品牌价值代表历史,保证未来10年有饭吃,相当于“吃老本”;而科研实力则代表着新的利润增长点,在下一个10年能育出过硬的产品。

业内人士都知道,和丰种业的当家品种当属“义和秋”,高抗病害、高产稳产、风味品质特佳,每年至少要销售20多万斤种子。但徐启义深知品种创新是企业的生命,1999年他开始组合各种材料,经过2000年~2003年连续4年选育试种,在成百上千个组合中,“小义和秋”都是佼佼者。

“商业化的菜,想要成为好品种,在品质、净采率、抗性、商品性等没有短板的基础上,还得有过人的长处。”说起“小义和秋”,徐启义的话匣子就打开了。这个品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生育期弹性大,从每年3月底一直到9月初,可以随时在全国播种;同时,其收获期弹性也很大,收获期在70天、75天、80天都没问题,可以不着急采收,自己给自己保鲜。

育种通常是有目标和方向的,但有时也会有意外的惊喜。起初,徐启义“设计”下的“小义和秋”只想在春天和秋天种植,后来却意外地发现这个品种的耐高温性也非常好。“从西边数第四排第一棵就是‘小义和秋’。”顺着徐启义手指的方向,只见试验田里其他品种白菜已经不堪太阳照射,叶片全部卷曲起来。而只有“小义和秋”不畏酷热和骄阳,挺拔地站立着。“一般专门的夏白菜品质都太差,现在好了,有了三季能种、四季能吃的‘小义和秋’。”徐启义说。

2007年白菜界冒出来的“新星”,2011年逐步提量,2015年与“义和秋”相比销量已经占了上峰。“正处于急速扩张阶段的‘小义和秋’在全国大白菜品种中也是数得着的,给社会和农民带来了高效益、高产值。”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及行业的改变,徐启义很难预期“小义和秋”这个势头正劲的品种未来能发挥多大的作用,“或许还是少年期,期待它青壮年期的表现。”

育种

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

传统育种像在抽奖,育成品种难过中500万大奖,但是汗水是不会白流的。

“每个做起来的企业,都是出了很多汗的。”徐启义的话一点儿都不假。和丰种业目前拥有近800份种质资源,即便只用其中常用的五六十个进行排列组合,工作量之大也可想而知。

大白菜采用的是传统育种的方式,选优良单株,进行田间试验,再选,再试验……“就好像在抽奖,甚至比中500万还要难。”徐启义打趣道。而且,玉米、水稻等作物可以到海南进行加代育种,而大白菜属于十字花科,在海南不开花,只能在北方一代代选育。不能南繁,意味着理论上育种周期要长两三倍。

传统育种靠得是经验,就冲徐启义一夏天跨栏背心大裤衩,肩上随时搭一条毛巾的架势就知道,他是个经验十足的人。

八月的胶州,骄阳似火,徐启义带着记者来到他的试验田边。这棵是高桩白菜、那棵是矮桩的,这棵上下一般粗、那棵是大脑袋的……大白菜抽薹开花时期,光通过花粉就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这经验来自于一天天、一年年的积累。”徐启义边用毛巾擦着额头上豆大的汗珠,边冲着白菜露出欣慰的笑容,“有了这份热爱,育成好品种就是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

话题回到徐启义的心头之爱——“小义和秋”,在他眼里,它是完美的。事实也是如此。

在徐启义的试验田里,个别大白菜染上了根肿病,根肿病是白菜的“癌症”,不治不行。于是他调整了育种思路,在带有白菜根肿病的土壤里进行对比试验。也就是说,把几个白菜品种同时种在其中,从而选育抗病品种。“没想到,‘小义和秋’还是这么‘争气’,目前没有发病。”徐启义很激动,“可能这个品种就像是身体特别强健的人,即便周围人生病了,自己也不容易被感染。”

然而,“小义和秋”也不是“完人”,虽然上下一般粗便于运输,但是个头还是稍微小了点儿,再长个5厘米就好了。据徐启义透露,目前他手里已经有了5个苗头组合,其中就有长高的“小义和秋”。

“有好材料、好方法、好思路,就不愁出不来好品种。”徐启义劲头正足,“虽然资源是有限的,出好品种会越来越难,但我相信汗水不会白流。”

本报记者 缪翼

责任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