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检验检疫局加强制种基地检疫工作

7月20日至8月12日,由甘肃 检验检疫局 动植检处与甘肃农业大学及技术中心专业人员组成的工作组,对本年度外繁制种基地病虫害发生情况完成了第二次田间检疫,防止 检疫性 有害生物传入,确保甘肃省外繁制种作物生产安全。
第二次田间检疫历时23天,行程6000多公里,调查面积达4100多亩。期间,工作组全面调查了酒泉、嘉峪关、张掖、武威、天水5市9县(市)39个乡镇的蔬菜、瓜类、豆类、向日葵、玉米等外繁制种基地的病虫害发生情况,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即将到来的种子出境检验检疫验放工作收集了大量参考数据。进行田间疫情监测的同时,工作组进一步采取分子生物学手段,对调查发现的疑似 检疫性 、危险性病株和病叶样品完成确认工作,提高了疫情监测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监测发现,今年以来,由于前期雨水多后期高温,外繁制种地细菌性病害的发生程度比往年略重,但整体病害发生现象较往年偏轻。经分析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作物生长前期温度偏低,导致病害发生较轻;二是外繁制种企业逐步提高疫情防控意识,通过合理安排轮作倒茬、使用 井水灌溉 、采用非疫生产点模式,有效控制了疫情传播。
据了解,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对外制种基地。我国种业54家骨干企业中,有41家在甘肃建立了生产基地或加工中心。全球前5家种业公司中,有4家以不同方式落户甘肃。2014年,甘肃外繁制种面积达7万亩,外繁种子出口额实现1.61亿美元。截至2015年上半年,经甘肃局备案的出口种子生产企业达75家。 (雁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