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院专家回应转基因技术七大疑问:转基因将成为常规技术

“转基因”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日前,农业部新闻办公室发布的《转基因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一文,引发了网民的热烈讨论。28日,人民网记者就网民所关心的七大疑问,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P。

此前,农业专家解释“转基因抗虫、抗除草剂品种能减少害虫和杂草危害,减少产量损失,实际起到了增产的效果”。随即,网上有质疑称“产量不是由单一基因决定,农业上的增产更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同时反问“如果旱灾水灾造成颗粒无收,我们能不能说转基因种子和农药投入增加了更多的损失呢?”

黄大?P表示:“从基因来讲,增产不是单一基因而是综合因素、很多基因决定,不要简单地理解没有增产基因作物就不可能增产。增产实际上从科学界来讲是没有疑问的。”

他举例说:全世界从1996年实现转基因作物大规模产业化到现在已有17年,1996年面积是170万公顷,现在是1.7亿公顷,17年里面积增长了100倍,如果不是增产不可能达到这么快的推广速度。又据国际上一家很有影响力的BB科技咨询公司调查报告,17年间全球农产品增值982亿美元,其中的效益是因为保障了增产,另外一半的效益是因为减少了农药、人工等支出,节约了工本。此外,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玉米平均单产是1亩地400公斤左右,现在单产是600公斤。究其原因,第一、美国推广了转基因玉米、抗虫玉米、抗除草剂玉米,尽管不是直接用于增产,但它保障了玉米产量的提高。第二、所谓转基因的育种,不是单一技术而是把转基因技术和其他的先进技术结合到一起,最后增产。

黄大?P介绍:“从长远来看,很多国内外科学家都在研究直接增产的基因,比如袁隆平院士在研究光合作用基因,希望把光合作用基因和杂交技术结合,可以达到更高产的目的。”

那么,到底是否有所谓的“增产基因”呢?黄大?P告诉记者:“没有简单的‘增产基因’这种说法,跟增产相关的基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现在大规模应用的抗虫害、抗除草剂基因以及其他相关性更密切的基因,比如光合作用基因等等。”

据专家介绍,目前已有28个国家批准了25种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网民质疑“现在是否有哪个国家的主粮转基因商业化?” 而今年7月,我国61名两院院士联名上书请求尽快推进转基因水稻产业化。

黄大?P表示:“所谓主粮,各个国家情况不一样,大家的理解也不完全一样,以前我们国家有小杂粮,把玉米算做杂粮。主粮好像就是小麦、水稻,其他就是小杂粮。实际上这个概念并不准确,玉米现在不仅是人吃的,也作为饲料、工业原料,从用途来讲越来越广泛,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是第一大作物。在美国,大豆和玉米都是主粮,因为他们70%食品的加工成分都用了玉米和大豆。以玉米、大豆尤其是玉米为代表的粮食作物,在全球占很大部分,美国90%玉米都是转基因的,全世界现在也有将近一半或是三分之一的玉米是转基因的。所以应该说某些国家已经开始实现主粮作物的大面积商业化种植。”

“我国转基因水稻是2009年批准的安全证书,经过了长期严格的科学评价,可以说没有安全问题,和非转基因水稻一样安全。” 黄大?P说。

那么,为什么2009年到现在转基因水稻还没实现大面积应用呢?

黄大?P坦言:“原因很复杂,但不是技术上的问题,是非技术上的原因。可能是公众了解不够,有些疑虑,出现了有关的争论。这需要做科学普及、科学传播工作,有关部门还需要在管理上进一步协调。另外,管理部门在这个问题上有些举棋不定,但我个人观点是,并不是说因为转基因水稻有不安全因素才不能推广。”

谈到要如何解决目前面临的问题,黄大?P提出了“三管齐下”的观点:“从公众的角度考虑,科学家就应该更多地宣传介绍,让大家打消这个疑虑;另外,如果是领导还在犹豫,就应该把国际上发展的情况,把我国粮食发展的紧迫性做些宣传;此外,对于有人妖魔化转基因,制造谣言,也要及时揭露,坚决治理,例如转基因致癌致不孕等问题。”

农业专家曾表示“巴西、阿根廷等国种植转基因大豆后成为全球排名第二、第三的大豆出口国;南非推广种植转基因抗虫玉米后,由玉米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印度引进转基因抗虫棉后,也由棉花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有网民存疑,出口和进口是贸易之争,不完全和产量有关。巴西等国的“农产品出口增加”是否受“转基因作物增产”的直接影响?

黄大?P解释:“进出口的增加当然是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是政策、价格等等,但它直接技术上的原因就是大力发展了转基因。巴西原来是出口国,可是那时候出口数量不是非常高,比如大豆,这几年推广了转基因大豆以后,这方面就大大增加。从技术来讲,转基因的技术确实使产量大大提高,给这些国家的出口带来机遇。”

那么,我国目前的进出口情况如何?据黄大?P介绍:我国这些年农业不断增长,但由于土地、水等资源的缺乏,农业技术的落后,要想满足我们13.4亿人食物的供应有很多问题,所金融界以只好进口。但他也表示:这不是个办法,最后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粮食安全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对于我国转基因技术的发展,黄大?P说:“在如果和一些跨国公司比,无论是在研究上、产业化上我们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可是我们有自主的研究体系,也有很好的成果,比如抗虫水稻、植酸酶玉米,如果国家能够下决心推动这些产品的产业化,公众能够理解产品是安全的,就应当加快发展,这样的话我国农产品供需矛盾就可以大大缓和。”

目前,美国处于转基因技术领先的地位,有网民存疑:“我国使用转基因技术是否有美方的专利?这样的话会不会受制于人?”

面对网民的担忧,黄大?P介绍:“现在已经产业化的比如抗虫棉,以及还没有产业化但已具备产业化能力的如抗虫水稻、抗虫玉米、植酸酶玉米,都有我们国家的自主产权,专利权在我们手里。”

黄大?P还表示:“不是我们发展转基因就一定要用国外的技术,在发展转基因技术的时候特别强调自主创新,只有这样才可以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黄大?P还介绍了国际通行的互利互惠的技术转让做法,他举例,植酸酶玉米我们有自主产权专利,不过当初用的“基因枪转移技术”就是和国外公司合作的,同时我们也支付了相应的报酬。国外也会通过这种方式采用我们的技术。在国际上,如果专利保护期限过期,各国也可以采用其相关技术。

美国人都不吃转基因?网络上关于美国人是否食用转基因的问题也一直存有争议,日前,崔永元去往美国调查转基因问题,寻访一些人均表示“连转基因是什么都不清楚”,这又引发了一轮讨论。

黄大?P指出:“我觉着最重要的就是事实,全世界都承认的事实是美国70%的食品都含有转基因成分,日本在大量进口转基因的玉米和大豆,欧盟也在大量进口转基因的大豆和玉米。所以这个问题我觉着是事实胜于雄辩,没必要再去争。”

他还表示:“美国科学界的态度是一致的,转基因食品是经过安全评价,所以也不需要标记,他们很自然而然地接受。这是因为美国的科学普及做的比我们好,他们很早就发展转基因技术,对于关心、持有不同意见的人,及时化解疑虑。我们需要学习。”

转基因食品是否真的安全可靠,是一直以来不断被人们所争议的话题。

“转基因安全风险问题,本质上是个科学技术问题,任何新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存在着风险,技术上的风险应该是在科学界来讨论的,我们不应该理解‘风险就等于危险’。” 黄大?P说。

黄大?P表示,事实上,国际对于转基因的安全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包括欧盟食品安全局,都做过很多声明和报告,明确指出目前经过严格科学的评价,依法批准种植、应用和进出口的转基因产品和非转基因是一样安全的。

针对我国的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问题,黄大?P表示:“监管是非常重要的,跟美国相比,在食品安全的问题上我们国内以前确实有不少问题存在,但是在转基因食品安全上,我们国家做的不比国外差。到现在为止确实没有发生一例转基因的安全事件。转基因食品问题是食品安全管理中最严格的。

如今,转基因遭受世界各方质疑,那么,转基因的未来将会如何发展呢?

对于转基因的未来,黄大?P说:“转基因将来会变成一种常规的技术。当年很多先进技术现在都是常规技术,比如杂交育种。转基因技术的生命力在于和传统的技术进一步结合,使我们原来想到做不到的事可以实现,所以说未来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现在转基因技术还只是处在发展的早期,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完善,将来用途会更加广泛,也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产品问世。”

他还说:“转基因技术是科技发展的潮流,已经不可逆转。国际普遍认为,目前,转基因产业化已进入了战略机遇期,也就是说抓住了机遇会有更大的发展,产业化发展以后会带动科技发展,所以现在很重要的是抓住机遇。如果我们抓好了这个机遇,我们就会较快的进入国际前列,反过来说失掉这个机遇,就会被别人控制。”

最后,黄大?P表示,今后应当加强科技专家和公众的交流沟通,大家一起平等地、冷静地分析问题。真与假,是与非,我们应当相信科学家共同体,相信国内外权威的管理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