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水稻制种业让村集体“腰包”更鼓
发表日期:2015-08-20 12:05AM 阅览次数:
“今年,共收获种稻7000斤左右,毛收入大概5万元,刨去种子、化肥、农药和人工等成本,可为村集体增收2万多元。”8月13日上午,武胜县华封镇扶手村办公室里,党支部书记魏勇一边摩挲着金灿灿的稻谷,一边笑呵呵地告诉记者,“有了水稻制种产业,村集体的腰包更鼓了。”
“村里没有集体经济,无法为老百姓办实事,许多工作难以开展!”魏勇对此深有体会。2013年11月,她作为大学生村官当选扶手村党支部书记时,该村是典型的“空壳村”。如何带领村集体尽快“脱壳”成为她上任时的头等大事。通过调查走访,魏勇得知该村历来是全县水稻制种基地,近年来由于许多村民外出务工,导致村里田地闲置较多,水稻制种产业走向衰落。
2014年,为了发展村集体经济,她与县种子公司签订合同,带领村干部租用村里的闲置耕地30余亩,建成华封镇面积最大的水稻制种基地,聘请有经验的农民担任技术顾问,吸纳村民在基地里务工赚钱,当年就为村集体创收两万多元。村集体有了这笔收入,及时兑现了修桥补路、兴修水利和慰问困难群体等诺言,村干部的威信也因此大幅提升。今年,该村继续扩大制种基地规模,采用科学种田技术,精心进行管理,基地里的种稻喜获丰收,村集体经济得到进一步壮大。与此同时,该村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了水稻制种行列,也逐渐走上了脱贫奔康之路。
(责任王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