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杂种优势去哪儿了
生物界杂种优势普遍存在,小麦也是如此。虽然,对小麦的杂种优势高低或有无曾经有过这样或那样的说辞,但小麦的杂种优势还存在、的确存在。
但近些年、尤其是近一两年我发现,小麦的杂种优势没有了,至少是变得不那么明显和所谓的强优势在太少太少了!
哪去了?
小麦杂种优势没有了、或者说是越来越小了、越来越少了,这个现象或这种感觉是我在近些年发现的。这个发现的根据是原来我们的杂交F1代不论是与其亲本相比还是与对照品种相比,那长相、那丰相、那综合性状,等等等等,都让我们看了就有马上再回去搞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冲动。著名是农大3338/京冬6号、著名的农大3338/F390,以及再后来的农大3097/分枝麦—3等组合,都是很了得的,它们不仅是在点播时的单行表现好,群体条件下也有不错的表现。记得当年强优势组合农大3338/F390的产量优势表现比对照品种超过了40%多。那才是要产量有产量,要长相有长相呢!甚至我们都在想,小麦杂交种就应该是这样,不用您跟别人介绍小麦杂交种怎么怎么好,让个傻子来,他都能够一眼就看出来那个好,好的就是杂交小麦。
后来,这些强优势组合的后代我们都进行了选择,多数都育成了品种,有些组合甚至还不是一两个品种。
我们纯粹搞小麦常规育种以后,还是信奉强优势组合容易育成小麦品种的观点,对组合F1杂种优势表现的关注度也高,总是期望能够得到“眼前一亮”的单交F1组合。但是太难了,越来越南了。在海淀上庄实验站时,我们一直都将不能出现强优势组合的原因算在地力不匀、地力不肥的原因上边,但后来试验地改善了一些,但看得上眼的组合还是没有出现或是不多。给我留下有印象、产量较高的组合也只有3636/Tam107,矮抗58/农大3432,5182/品16,和5182/3636等,它们的双行产量都超过了700克,算是多的,但这些产量与它们的亲本相比,还是太低了,甚至都没有超过亲本的双行产量,特别是5182的双行产量(达到900到1000多克容易)。
到了曲周后,这里的地力均匀了,我将F1的双行产量还是进行了称重比较,结果三十几个F1杂交种的双行产量平均是712克,最高是(3636/品16)838克。看着有些已经不低了,但看和谁比较,一些亲本的产量比这些F1的产量却又高出了许多,双行超过1000克的材料或亲本找出十几个不难,八九百克是多数。5181的双行产量是1059克,其中有一个单行(系)的产量是 752克,高的都神了。亲本(单行)周麦26的产量是494克,周麦27是621克。而周麦27的F1杂交种的双行产量却不如周麦27 自己。如此,杂交种的产量优势没有了,甚至不仅是没有了,竟然有些还变成了负优势——不如亲本的产量高。哈,这样的组合怎么选择啊?能选择到比周麦27等一系列新品种产量高的后代吗?——我怀疑!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长相也不行,观察了一个过程后,我没有记住一个能够上眼的(组合)东西,很难有表现出来具备我们心里标的杂交种F1的长相标准,它们平淡、平淡,平淡的不行!很难让我们将其与杂种优势相联系,更甭说是什么强优势了。
为什么会是怎样?
小麦常规种在产量性状表现方面发展迅猛,很多新品种在产量因素表现方面已经没有了明显的的缺陷和因素间相互的制约,已经或几乎是完美的表达了,所以,一些小麦新品种在近些年的生产表现中发挥超常,已经打破了我们内心的“标线”,这些品种的单产出现了超过每亩700公斤、每亩800公斤,以至于是每亩800多公斤的 产量表现。说真的,发展太快了,产量太高了!但当我们将这些产量高的品种(亲本)进行组合时,杂种F1的产量能够超过亲本的不多,能够接近就已经不容易了。记得还是在我们还搞杂交小麦时,有这样典型的一句话,就是:超亲容易超标难。什么意思呢?就是当时我们的小麦杂交种的产量超过亲本的产量容易,但要超过对照品种的产量会难一些。而现在呢?我们小麦杂交种的产量不仅是超标难,可能超亲更难(因为我们都是用的最好、产量最高的亲本,就如同5181和周麦27一样)。我怀疑,这可能也是我们小麦育种在产量方面的较大幅度提高艰难的主要原因。对了,像是3636/美国麦子一样的杂种组合,虽然他们在基本性状和产量方面表现的优势不错,凑合算是强优势组合,但这样的组合在性状表现上的差异太大了,会与金农夫先生说的“相似相容”的原理相悖,所以,很难在后代中选择到我们所需要的类型或“玩意儿”。
三年前,我在漯河金囤种业公司整理F1代种子时,称重称出来一个较高产量的单交F1组合,好像当时的双行产量是945克,排在第一。我一激动,就抓回来一把籽粒,F2植在了北京上庄的试验地了,现在这个组合马上就该升F4了,有不少的品系啊!我对它抱有很大的希望。一把F2种子,能够中选超出我想象的品系数量,我不得不承认,这是强优势组合的贡献啊!
记得较早前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就小麦杂交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产量因素——单位面积穗数、单穗粒数、千粒重)那个因素上和在组配小麦杂交组合时该把重点放在那一个因素上(主攻方向)时,张爱民老师和吕德斌、王世杰老师等由于观点的不同,曾经还有过非常激烈的争论……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这种争论没有了,但 就这个争论的焦点问题我认为并没有得解决或解释,直至证明!关于配合力、关于杂交优势和怎么才能够具有强优势等,我看还是没有谁能够说的较权威一点,说的让人认可一点。而这些,也是小麦育种中,“盲配”“盲选”、“瞎蒙”“瞎碰”,普遍现象存在的根本。
没有强优势组合,后代出现产量既高、农艺性状表现又好类型的可能性就渺茫,小麦育种就显得困难,但强优势组合不是说有就有了、说配成就配成了,到底会是咋样,我还说不清楚,只是感觉现在的高产新品种给我们留下的产量空间太有限了。如果,此时有谁还认为是亲缘关系远一点,生态类型或性状差异大一点、甚至的有什么外缘使劲时就能够有强优势组合出现,那您肯定还没好好的配一配组合呢?是小麦品种的变迁,完全改变了我们当初的想象、那个过去时的简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