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书本和电脑种不出水稻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来重庆了,静悄悄的。

此行,他对外宣称是办“私事”,回绝了许多官方接待和采访,但重庆日报记者通过一些渠道,最终于8月11日在雾都宾馆一个种业研讨会现场见到了袁隆平。当时,他正聚精会神听取报告。据他身边的随行人员说,85岁高龄的袁老,此前以“私事”为由推脱接待和采访,是不想分散精力,耽误正事。

随行人员所说的正事,是重庆农投集团所属的重庆农投种业有限公司正在实施对湖南科裕隆种业有限公司的资产重组。袁隆平现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之所以对这个重组案十分关心,是因为他对湖南科裕隆种业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在他的关怀和帮助下,科裕隆种业经过12年的发展,凭借其国家级的科研团队,在包括湖南、湖北、重庆、云南等13个省市,建立起了1000多个销售网络。

对科裕隆的资产重组,袁老有些放心不下,他牵挂能不能实现资本与技术的深度合作,充分发挥科裕隆在种业研发技术上的优势。不过,会场上,重庆农投种业给出的详细“发展路线图”令袁老放下心来。

此次,重庆农投种业出资1.6亿元,收购科裕隆散小股东51%的股权,意在完成对两系、三系杂交水稻(现今最为主流的杂交水稻种类)品种,以及长江流域、南方稻区市场渠道资源的整合,形成从南到北、从玉米到水稻的全国种业公司前三甲,并为进军印尼、印度等东南亚市场做准备。

袁隆平也提出了建议:希望今后两家公司联合后,要重视培养发掘人才。“书本很重要,电脑很重要,但书本和电脑都种不出水稻。”袁隆平说,科研绝不是书呆子能搞出来的,企业要善于培养勤于实践、下农田的后备人才。

袁隆平不赞同“读死书”是有原因的,他的学生时代(除高中外)基本在重庆度过。在求学时,袁隆平就不喜欢“读死书”,他兴趣广泛,很爱动脑筋、动手实践。据袁隆平在龙门浩小学的同学兼好友黎浩介绍,袁隆平喜欢参加同伴们的各种活动,无论是去街坊那里租看小人书,或是玩“开火车”、“划甘蔗”等游戏,总有他的身影。在大学里,袁隆平不喜欢“读死书”的个性,更为明显地体现在各科成绩上,比如国文、化学等科目,袁隆平的得分并不算高,但只要是实践类的科目,比如地质学、气象学、农业学等科目,袁隆平往往都能取得优异成绩。

这种动手实践的特质,更是体现在了袁隆平的工作作风上。

“我的工作地点主要在试验田,越是打雷、刮大风、下大雨,越要到田里面去看看,看禾苗倒伏不倒伏,看哪些品种能够经得起几级风。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只要田里有稻子,我都坚持下试验田。我们搞育种的就是要坚持在第一线,这样才会发现新品种,才会产生灵感,‘灵感=知识+汗水’。”袁隆平说。

无论日晒雨淋,勤于到农田调研实践,好身体是袁隆平从事科研工作的本钱。如今,袁隆平虽然85岁,但身形依然挺拔,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凡是老年病如高血压、白内障等都与袁老不沾边。

(责任王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