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久然:30年的“玉米”不了情
光明日报,2012年05月28日
和玉米打了近30年交道,该对玉米有多么痴情!
在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见到被同事、学生称作“老玉米”的赵久然时,果不其然,他如同一棵老玉米,朴实平凡却又透着神奇。在我国玉米研究领域,赵久然称得上是一个“传奇”人物。
1986年研究生毕业时,赵久然与“潮流”背道而驰,别人忙着出国,他却一头扎到农村,在北京远郊的延庆县蹲点“种玉米”,这一“蹲”就是6年。春天一身土,夏天一身汗,秋天一身霜。别人眼中的苦,却成就了赵久然的“甜”:他从农业生产、农民的需要中寻找研究课题,为当地的中低产田开发、旱地农业、玉米新品种筛选和推广、玉米高产规范化栽培、粮食亩产达到千斤县等作出了突出贡献。
1997年,农科院决定成立玉米研究中心,由35岁的赵久然挑大梁。这一次,赵久然又作出了一个惊人决定,不要事业费,靠自身科研成果转化实现发展,从“一肩挑”的研究者变成了“双肩挑”的科研者和管理者。“从零开始,艰苦创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赵久然回忆道,中心成立时,包括他只有4位科研人员,启动经费8万元。到了春节,中心没钱了,他将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来,又向亲朋好友“化缘”,为同事发工资,让大家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
赵久然将多年科研的心得,用于管理上,科学合理、高效配置人、财、物资源。身为一名科技创新带头人,他倡导人尽其才,学以致用,让年轻人在工作中得到锻炼成长。短短的十几年,他带领的玉米研究中心就跻身全国农业百强科研院所行列,资产也从8万元发展到8000万元,培养了一支近百人的科研创新队伍,大多科研骨干都是30多岁的年轻人,很多已成为独当一面的学术带头人。
赵久然说,搞科研,贵在坚持,认准了目标,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在玉米育种领域都知道,品种要经过多年多点试验,要达到很多项指标,最后能够通过审定难度很大。一个人一辈子育种玉米,能选育并被审定三五个品种已经很不容易了。而赵久然领衔的玉米研究中心,经过十余载的南繁北育,已选育和审定了京科25号、京28号、京科糯2000、京科968等50多个系列玉米新品种,创造了玉米研究领域的“奇迹”。
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赵久然坦然道:“我们的课题研究,都是要看对农业生产、产业发展、农民增产增收是否有促进作用!如最新国家审定品种京科968,具有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等综合优点,与目前大面积推广的主栽品种相比,平均增产10%左右,创造了玉米品种一次技术转让费2000万元的最高纪录。他们通过与多家骨干种业合作,计划3年内年种植面积要达1000万亩以上。
“玉米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农作物,玉米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对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赵久然告诉记者,玉米研究中心已构建了有14000多个品种的全球最大的玉米标准DNA指纹库。为我国玉米品种管理和真实性鉴定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正在大面积推广的京科糯2000优质糯玉米品种的选育成功,创新和丰富了我国糯玉米种质资源和种质基础,改变和引领了糯玉米育种的杂优模式,突破了鲜食糯玉米高产与优质兼顾的育种技术瓶颈。目前,京科糯2000每年种植面积达400多万亩,占全国糯玉米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这个品种消费者爱吃,农民喜欢种植,企业也乐意推广开发。例如,北京郊区农民韩凤岭,在赵久然的指导下,由最初的十几亩试验开始,到现在每年带动数百农户种植数万亩,年销售额数千万元。
作为一名科学家,赵久然获得了多项荣誉: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组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科技人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自己的科技创新成果能够让我国粮食增产,农业增效。看到农民朋友增产增收后的喜悦和笑脸,是他最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