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草种业发展还非常滞后
中新网呼和浩特8月3日电 (记者 李爱平)国内唯一以草为业的上市公司——蒙草3日对外发布消息称,日前召开的2015现代草种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有专家表示,中国草种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但专家同时认为中国草种业发展还非常滞后。
消息指,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会长卢欣石在2015现代草种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致辞中说,在当前草牧业新兴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如何振兴中国现代草种产业,繁荣草种专业化生产、满足草种市场需求成为草业行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卢欣石在发言中指出:放眼全世界,中国草种业的发展还非常滞后,目前中国生态修复用的草种面临巨大缺口,无法支撑如此庞大的修复规模。在绿化领域,中国草坪草的草种100%依赖进口,园林绿化产业大部分引进国外的草坪草,这些异国的草来到中国,突出的问题是“娇气”,耗水比较多;在牧草领域,苜蓿草种则是80%依赖进口,一些优良牧草,像披碱草、燕麦草和三叶草等草种,大量依赖进口。
资料显示,中国已经进入生态文明的发展阶段,在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6%,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最基础的支撑就是种子,尤其是适应不同区域的本土草种。
据了解,目前草种的应用市场主要是三个方向:生态建设,牧草种植以及绿化景观。按着这三个方向可以将草种产品划分为生态种子,牧草种子以及草坪草种三大类。这三大类的种子超过15万吨的需求,市场容量超过百亿。受益于国家宏观政策导向,草种业未来的成长性良好,正迎来快速发展期。
“中国的草种业市场上,仍然缺少能够提供草种的企业,这不仅是全行业面临的问题,也是中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国家战略中面临的问题。”
作为国内目前唯一一家以草为业的上市公司,蒙草总经理钱瑞霞发言说,在草种业的产业链布局方面,蒙草目前已经建成中国北方草原植物种质资源库,收集了1600多种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物种子,并有160多种获得原产地认证、并在选种育种阶段,有数十中得到了大量的推广应用,成为国家生态学及草原生态战略重要的宝贵资源。目前,在规模化扩繁方面,蒙草已经完成在呼和浩特、赤峰、呼伦贝尔以及巴彦淖尔等四个草种主产区的布局,总计育种基地面积超过12万亩。
钱瑞霞说,无论是生态修复种子还是牧草种子都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而且是未被满足的需求,但从这一点就可以说——这个产业可以做!蒙草公司将沿着“种质资源库建设-核心品种选育-规模化扩繁-市场推广”的路径,打造草种业第一品牌,并通过下属的蒙草种业发展公司和草牧高科公司进行区域推广,为中国草种业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此次论坛由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联合蒙草公司共同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