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农业 传统产业提升需要跨界开发
地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浙江省杭州市,其农业正面临着越来越尖锐的挑战:空间日趋逼仄、成本不断攀升,务农人员青黄不接。
如果说,以前杭州发展都市农业、生态农业、品质农业、设施农业,让这个省会城市的农业冲出了工业化、城市化的重围,那么,面对新的挑战,杭州农业何去何从?农民进一步增收的空间在哪里,农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和方法何在?
最近,杭州市政协举办论坛,献计献策,助推杭州农业转型升级。各方人士围绕“跨界”提出的许多新理念、新思路、新手段,让人听来兴奋无比又激动不已。
传统产业提升需要跨界开发
茶产业是最具竞争力的传统产业,尤其在杭州,可谓举足轻重。但茶业发展问题不容忽视,一是扩张过快,导致供需日趋失衡;二是利用不够,造成资源严重浪费。
传统产业如何提升,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院长张士康认为,传统茶业发展路径是GAP—GMP—MC。即从重视生产环节到加工环节,再到营销环节。现代茶业优化发展的有效路径是“全价利用、跨界发展”。
所谓“全价利用、跨界发展”,指的是以茶树(含根、茎、叶、花、果等)为基本原料,以现代科技手段,对其内含物进行全方位利用开发,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日化等领域,最大限度发挥茶的消费价值。
夏秋茶一般弃之不用,浪费严重。“中茶院”应用系列新型技术和装备生产速溶茶,并利用茶多酚开发多用途天然茶叶抗氧化剂——茶多酚类产品。所生产的速溶茶不仅冲泡即溶,不留余渣,浓淡易调,还能单独冲泡,也能与牛奶、果饮或蜂蜜、糖等兑饮。
传统产业如何跨界开发,张士康建议实现五个转变:茶园功能从单一提供原料向生产、生态、生活多元化转变;消费形态从饮茶向吃茶、用茶转变;加工方式从粗放向精细化、规模化、标准化转变;发展方式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产业业态从单体向三产联动转变。
新型业态培育需要跨界智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大批新兴业态已经在杭州破土而出,特别是农村民宿、休闲、养生、养老、运动、体验等,不仅丰富完善了农村现代产业体系,而且日渐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门路。
杭州地处“地球脐带”——北纬30度,具有与众不同的资源。如临安天目山负氧离子含量比城市高出上万倍;建德的江雾奇景成就了“17度世界”;淳安的一湖秀水是绝版的山水资源;富阳沿富春江重点发展运动休闲;桐庐倚重中医药文化传承,规划建设高端养生康复机构。独特的资源为跨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农业在传统的概念中是一产,但新型业态则是三产整合发展的结果,其中既有农业作为基础,但更具有和二三产结合,甚至向文化创意产业延伸的特点。因此,杭州市统筹办副主任娄火明提出,新型业态的培育需要跨界智慧。
目前,新兴业态的培育出新了两个趋向,一方面,业态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如养老产业,至少包括老年护理、老年房产、老年保健、老年康体、老年文教、老年休闲、心理疏导、用品制售等多个子产业。另一方面,业态之间边界越来越模糊。如民宿与农家乐、休闲与运动体验、农耕文化与养生养老、传统民俗与文化创意等,业态之间“混搭”比比皆是。因此,新兴业态培育既要重视业态内部的“基因改良”,又要注重业态之间的共生共荣。
娄火明认为,跨界需要山水特色作为依托,需要对山水资源、产业资源、农耕资源、民俗资源以及乡土建筑资源进行挖掘、融合和提炼。
同时需要引入文化元素,创建出不同韵味的新农村,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新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和农业吸引力。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跨界整合
现代农业发展不仅需要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产业,而且需要在不同行业间进行跨界整合。
杭州是电子商务之都。杭州市农办信息中心主任夏玉柱提出,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进行跨界整合是杭州的现实选择。
近年来,杭州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有五分之一强的农业龙头企业“触电”,其中三分之一强的企业自建网站,近八成的企业通过淘宝平台进行销售,整个发展日趋快速。但也面临竞争力不强等诸多发展中的问题。
农产品电子商务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利于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下乡”,夏玉柱建议,要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农村网商加快发展,特别是加强服务,推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同时要强化培训,提升农村网商经营能力。多管齐下,让电子商务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农产品冷链建设是跨界整合的另一个方向。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刘东红提出,农产品冷链建设意义重大。当前农业正在转型,农产品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都需要树立新的理念,采取新的方式,从而实现稳定、安全、环保、健康的供给。
刘东红建议政府应组建专门机构负责该项工作。尽快制订出台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重点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强调“链”的完整性,加快构建科学完整的农产品冷链体系。
农产品电子商务和农产品冷链建设这类跨界整合,将为杭州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的血液。(本报记者 蒋文龙)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