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肇东形成产业化合作化现代农业新格局
东北网绥化10月29日讯 又是一年丰收时,经初步测产和综合分析,肇东市粮食单产和总产大幅度提升,总产超过去年的62.3亿斤,“十连增”已成定局。
现代农业从思想转变入手
“实现现代化大农业,观念创新是首要解决的问题,落后的思想观念就像捆住农民手脚的‘绳索’,严重阻碍了农业发展进程。”肇东市委书记张亚中在全委扩大会议上找出了制约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瓶颈”所在。
10月12日,太平乡一望无际的黑土地上五台大型农机具各司其职,或灭茬,或起垄,或镇压,几个小时前还是“黄金满地”,此时黑黝黝的土地已经散发出泥土的清香,110厘米宽的笔直大垄向远方延伸。
“今年的秋收、秋整地我市一马当先,动手早,启动快,主要是规模经营面积的增加,新型经营主体地位的确立让我们的农村工作有了崭新的局面。”肇东市委副书记王剑波兴奋地说。
在肇东,如今土地规模经营面积占到耕地的70%以上,合作社数量增至1200多家;家庭农场突破了零的纪录,发展到了670户;种植大户、农业公司和现代企业数量都比往年翻了一番。
以往推行新的栽培技术、新的种植模式,农业基层干部感到很难。肇东市农业局副局长尹才介绍,经过几年的示范带动,农民思想观念发生很大转变。
体制机制创新造强大“引擎”
农机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院县共建、企业带动、农民联合体、种植大户经营、村组干部带动和全产业链经营模式,这9种摸索出的全新模式让肇东农业发展“如虎添翼”。
海城乡靠山农机合作社理事长赵刚对比合作社成立前后算了一笔账,合作社没成立前2000亩地仅整地一项共用了14台小四轮,200个人工,今年也是这块地3台大型机械6个人,节省时间5天,通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为他们代整地,收入不菲。
如今,肇东已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7863个,流转土地184.13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31.9%。
引进扶持了中粮、正邦等产业化龙头企业,组建了合作农业产业联合会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创立了五里明现代农业开发公司“1+4”企业化经营模式,涌现出了黎明镇长富村等村组带动、企社合一、村企融合等典型的新型农业经营机制,推动形成了“现代农业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产业化、合作化经营格局。
科技保障为现代农业“强筋壮骨”
今年,肇东市建立了市农技推广中心、乡镇农技推广站、村级服务室三级平台;市财政每年投入资金370万元,采取一下二聘三招四建的办法,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全市270名农业干部、科技人员一线服务、包乡包园区,全程跟踪指导服务,同时聘请国家、省专家教授53名、建三江水稻和农机专家11名,对农业生产技术进行现场指导把关,并招录大学生农技人员62名,乡村土专家、土人才60名,实现了村村都有专业人员,每个园区都有骨干力量。与此同时与中国农林科学院、哈工大、东北农大等23家院校所紧密对接,建立了22处科技园区,全面总结并推广了“玉米40字”、“水稻48字”高产栽培模式,实现了农机、农艺、农户结合,良种、良法、良田配套。
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肇东市着力在推动生产、耕作、科技推广、示范引带方式由点向线向面上创新升级,覆盖了22个乡镇41个村,涵盖高产栽培、农机装备、新农村建设、乡村产业、特色经济等三条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带,形成全线覆盖、全线引领的现代化大农业推广、示范总体框架。实现了新型规模经营主体、农机水利设施装备、全方位技术保障全覆盖。(作者:车彦旭)
(文章来源:东北网-绥化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