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瑞金:转基因玉米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科学普及。尽管仍然伴有杂音,但多年来,随着企业与科研机构不断深入合作,现在国内已经在转基因玉米研发中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意味着,一旦国家政策允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玉米将可以进行产业化,助推中国农业发展。

7月29日,在转基因玉米研发现场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所研究员郎志宏报告称,经过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科研攻关,合作研发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一是,我国独立创制的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已获得安全证书,并完成了产业化准备;二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EPSPS基因耐除草剂玉米和转Bt基因抗虫玉米已进入生产性试验和环境释放,可与国外品种抗衡,具备产业化推广潜力。

郎志宏称,以新品种生命周期的生物安全及质量管理为核心,奥瑞金公司在产业化方面完成了一系列准备工作,如植酸酶玉米亲本种子生产、杂交种子生产、种子加工、质量监控技术规程及标准体系建设。同时,也完成了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种子安全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做好了推广前的准备工作。

农田杂草、玉米螟都是制约玉米生产的重要因素。于是,耐除草剂玉米、抗虫耐草甘膦复合性状玉米便有了市场。前者转入具有具有极好的草甘膦耐受能力的基因,后者通过分子叠加技术转入抗玉米螟虫和耐草甘膦的基因。

草甘膦因廉价、高效、广谱、低毒及易于降解的特性广泛应用于玉米田间杂草的防治,培育耐草甘膦的转基因玉米不仅可以节约大量劳力,降低生产成本,有效防止玉米苗期草害发生,而且有利于耕作制度的改革,使大规模、机械化除草成为可能,从而大大提高玉米生产效率。据统计,2014年,玉米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680万公顷。如果有一半面积种植耐草甘膦的转基因玉米,然后用草甘膦除去田间杂草,那么综合经济效益预计可超过30亿元。

郎志宏表示,目前,奥瑞金公司已经完成耐除草剂玉米的生产性试验,正在申请在北京市应用的安全证书。同时,回交转育工作已经开展,已将其耐草甘膦性状导入到其它优良品种和自交系中。

玉米螟是玉米生产上最为严重的害虫,据统计危害程度达到我国玉米每年可因此减产600万吨,与目前玉米进口总量相当,经济损失超过120亿。近年来,随着玉米种植与连作面积扩大,玉米螟的数量不断累积,加上气候变化影响,虫灾爆发的威胁大大增加。此外,玉米螟咬食玉米粒极易引起病原真菌的继发感染,不仅严重降低商品粮品质,而且产生多种真菌毒素危害人畜健康。

奥瑞金公司通过分子叠加技术,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个基因同时导入到玉米基因组中,在9000多个转化事件中筛选出高抗玉米螟又耐草甘膦(800ml/亩)的两个玉米转基因品系。

据郎志宏介绍,2011-2014年,连续三年在海南三亚通过晚播使其在生育后期遭受玉米螟高虫害压力下对对转化体进行鉴定,转基因玉米能耐受高压力的玉米螟虫危害,而非转基因对照几乎100%的植株被钻杆。2014-2015年春季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专家进行接虫鉴定,该两个品系和对照相比表现出很强的玉米螟抗性。

目前,两个转化品系已获准进入环境释放试验阶段,奥瑞金公司计划于2015年11月申请生产性试验。郎志宏说,抗虫耐草甘膦转基因玉米的抗虫效果已达到国际同类转基因产品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和产业化推广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