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季早稻陆续上市 稻强米弱格局凸显
广西是我国籼稻的主要产区之一,也是籼稻的主要消费区域,整体来看,产消略有盈余,据测算广西籼稻年商品量约100万吨左右。2015年7月份,正值早籼稻陆续收获上市之际,当前广西地区持续强降雨天气对早稻产量是否有影响?广西地区今年的早稻收购政策如何?当前米厂加工效益如何?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实地走访了广西相关粮食收储购销加工企业。
早稻陆续收获上市极端天气影响晚熟稻谷品质
7月末8月初是广西地区早稻大量收获上市时期,从广西农业部门了解到,今年广西地区共种植早稻1391.85万亩,截止7月20日,广西已收获早稻700万亩,超过播种面积的50%,早稻收割进度过半,亩产400公斤以上,部分晚熟品种稻谷尚未收割上市。从7月20日起,广西大部分地区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持续降雨增加稻穗重量,导致稻谷出现大面积倒伏,晚熟品种稻谷产量和质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订单收购助农增收稻强米弱格局凸显
据当地粮食系统人士介绍,为保护农民种植收益,提高农户种稻积极性,今年广西地区将继续实施稻谷直补订单收购。具体方法,按照国家135元/百斤的托市收购价格收购农户手中余粮,然后按照具体收购数量给予12元/百斤的费用补贴,每年订单稻谷收购量约80万吨。直补订单收购价格比广西地区市场收购价格高出很多,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户的种稻收益。另一方面,由于订单收购政策支持,广西地区稻谷原粮价格相对周边地区偏高,但是终端大米价格依然随行就市,在当前大米消费淡季、市场需求疲软的情况下,稻强米弱格局在广西地区越发凸显。
稻谷副产品价格走低米企利润持续下滑
从去年开始,受养殖业低迷走势影响,用于生产饲料的稻谷副产品——统糠和细糠的价格持续下滑,且走货持续缓慢,本就利润微薄的大米加工企业更是雪上加霜,亏损较为严重。为了减亏,米企开始采取压仓观望策略,期待市场行情会有好转。但是直到今年六七月份,饲料养殖行业情况才略有好转,猪价开始出现明显上升趋势。但是稻谷副产品行情要想转好,仍需要很长的时间。
米企开工率偏低多元化发展助力企业摆脱困境
受稻谷市场整体低迷影响,广西地区的大米加工企业生产情况也不容乐观。综合测算,广西地区大米加工企业开工率约10%左右,尤其是中小型米企,停工待产情况较多。为了应对稻谷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部分米企开始转做进口大米贸易,因为国家今年开始对进口东盟国家的稻米实施20%的优惠关税,且不占用当年的进口配额量,国内外大米价差致使进口贸易有利可图,部分有资金有渠道的米企纷纷加入到进口大米贸易中;另一方面,米企利用广西地区优质稻品种加工生产小包装大米及特殊功能大米(诸如富硒米等),通过商超渠道进行销售,锁定部分高端客户群体,增加企业利润;还有的米企利用自己多余的仓储设施为其他粮库进行代储业务,多元化发展,助力企业在低迷的市场中创出一条新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