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气候变化元凶身份或得到平反


据《新科学家》杂志消息,全球五分之一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土壤,而蚯蚓则在其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它们翻搅土壤,翻松泥土中的有机物质,使其释放出二氧化碳。同时,蚯蚓还加速了碳元素在地下的储存与释放过程。

近日,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学者英格丽·柳博斯(Ingrid Lubbers)和同事们研究了200多篇相关报告,他们认为蚯蚓导致土壤平均向外多排放了约三分之一的二氧化碳。

不过来自中国广州华南植物园的张伟新(音)认为实际情况没这么简单。他的团队发现,蚯蚓内脏中的微生物可将有机碳转化为易于在土壤中保存的形态。他说“我们认为近日所谓‘蚯蚓使土壤向外多排放了33%的二氧化碳’的说法很可能太过夸张。”

他表示大多数研究都太过仓促,要发现蚯蚓体内微生物的作用需要花费数年时间。柳博斯也承认,当前还没有哪项研究属于长期研究。

这一发现可能会影响未来对气候变化的评估,特别是随着蚯蚓向新的地区扩散。

柳博斯表示“蚯蚓对平衡全球土壤温室气体排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有望在未来几十年中产生更大的影响。”

北美洲大部分地区本没有蚯蚓,最近一次冰期结束后,是欧洲人将这种生物带到了美洲,而这些古老蠕虫至今仍在向北迁徙。以来自乔治亚大学的学者保罗·亨德里克斯(Paul Hendrix)为代表的研究人员则将这些蚯蚓的北迁视作是危险物种入侵。

柳博斯表示,免耕种植等生态学农耕法和农业耕作加速了蚯蚓的扩散,而全球变暖很可能会使这些蠕虫变得更加活跃。

文章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