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杨凌 农科“绝技”立大功

7月的关中大地,热浪袭人。在陕西杨凌,“中国—哈萨克斯坦苹果友谊园”内的果树随风轻摆,享受着“果树微灌工程技术”带来的沁润。借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东风,建园半年多的中哈苹果友谊园已是绿意荫荫、初具规模。

哈萨克斯坦为什么选择将友谊园建在杨凌?“中亚那边干旱,发展旱作农业,杨凌的农科技术数一数二。许多国家都来杨凌求教呢。”对于杨凌在农业上的优势,友谊园区副总经理闫小琴颇感自豪。

“肩扛‘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国家使命,杨凌自建区一开始就明白:必须一心向农,练就‘绝学武艺’,才能做好引领。”杨凌示范区党工委负责人说。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依托,杨凌人18年来埋头苦干,成绩斐然。农田降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雨水集流材料与技术、渠灌区农业高效用水工程技术……仅在农田节水方面,杨凌研究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技术成果就达数十项。

榆林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边缘地带,干旱少雨。然而,这里的农民却不见难色。原来,杨凌早已在这里推广了旱作农业节水技术。“杨凌现代农业技术已累计在陕甘宁等省推广1500多万亩,节水3.7亿多立方米,增产粮食6.6亿多公斤。”榆林农业局工作人员提供的数字,让杨凌力量立体可视。

甘肃武威的紫边生菜、河南虞城的彩色杨树、陕西千阳的大红苹果……处处都有杨凌农科推广落地的身影。截至目前,杨凌已在我国18个省区140个市县布局建立了207个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年示范推广面积达5200多万亩,转化推广先进适用技术1000多项,使5000多万农民从中受益。

杨凌这位“老师傅”的足迹已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迈向中亚等国家。靠着农业科技这门“绝技”,杨凌自身也迅速发展。今年第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2.3%,增速位居陕西省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