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快提升生物安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
赵四清介绍说,近几十年来,全球生物安全形势严峻,生态环境破坏、人口流动和过度增长、国际贸易全球化、城市化进程加速等都使生物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此外,还存在实验室生物意外事故时有发生、生物技术非和平、生物武器禁而不止、外来生物入侵的危害日趋严重等威胁。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是开展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病原微生物科学研究与应急储备、生物防御及反生物恐怖袭击、出入境部门检验检疫的重要技术平台。因此,开展高等级生物实验室的研究和建设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并在近几年呈现超速发展趋势,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4级实验室,数量增加到90余座,总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
我国的生物安全实验室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起步阶段、标准化阶段和发展阶段。在起步阶段,1987年,为了研究流行性出血热传播机制,我国修建了第一座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1990年,为了开展HIV研究,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从国外进口3级实验室;1993年后,收集国外资料、吸收先进的技术,开始仿建、自建。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进入标准化阶段。特别是美国9.11事件以后,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需求大增,我国开始着手酝酿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准则或规范。2003年,科技、卫生等4部门联合颁发关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两个《暂行管理办法》和一个《安全操作指南》,对三级实验室硬件要求、操作规范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在生物安全法律法规缺失情况下,对规范和指导P3实验室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审查办法》等10余个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条例相继出台。同时,《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相关标准发布实施。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形成国家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和所在单位3个层次齐抓共管、3道保险保安全的责任体系和管理格局。在这一时期,我国还建立了第一个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制度,规定三级(含)以上生物安全实验室应当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包括新建、改扩建的,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认可。
目前,我国高等级生物实验室的建设已经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生物安全实验室全过程管理受到重视;相关实验室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国家加大了生物安全设施设备和技术相关研究投入,关键设施设备逐步实现国产化;针对关键生物安全设备存在的生物安全风险,制定了15项关键设备评价技术准则;公众生物安全意识、从业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得到提高;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设计、建设、施工工艺和技术日趋成熟,设计、施工队伍日益强大。
我国在高等级生物实验室方面虽然发展迅速,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赵四清提出了3个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是关键设施设备仍依赖进口、防护设备缺少配套的技术标准。二是实验室数量尚不能满足需要,生物安全能力发展极端不均衡。三是重研究轻管理现象依然严重。此外,实验活动监管也有待加强。
对此,赵四清提出5点建议。第一,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立项和准入管理应该本着统筹规划、全盘考虑的思想,应该继续完善相关体系建设规划,坚持按需建设、合理布局、平战结合、分步实施原则。同时,加大对从业人员的生物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能力准入资格的考核、个人可靠度审查、实验室活动的监督管理和病原体及相关人员管控。第二,成立中国生物安全协会。第三,规范培训。建立国家级生物安全培训体系,人员素质与管理水平必须要有大幅度提升,每个高等级生物实验室必须有一支专业的管理队伍。第四,体现生物安全问题的优先性,提高公众、政界对生物安全问题的意识。将生物安全问题纳入更广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五,加大技术研发,提升生物安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继续加大生物防护技术和关键装备的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国产品牌,尽快实现从“进口依赖型”向“自主保障型”转变。
文章来源:中国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