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疗法”治疗非洲经济顽疾
2015年7月3日,“全非网”刊发卢旺达记者肯尼斯·阿古坦巴的署名文章称,非洲的工业已有数十年停滞不前,现在有一个新的途径可以使非洲工业重获生机,即与中国合作。文章指出,迫于每年成百上千万青年的就业压力,非洲领导人们不得不打破惯常思维,尝试任何可能的途径来破解这一难题。
文章写道,在《2015年非洲经济报告》发布会上,坦桑尼亚学者莫西为低迷的非洲工业找到了一条出路,“我们应该牢记,非洲仍是全球最不发达的大陆,我们不应被所谓的‘高速发展’蒙蔽双眼。”莫西强调,中国希望加强同非洲合作,但是非洲似乎没有将同中国开展更具意义、互利互惠的对话提上日程。中国制定了对非政策,但是非洲却没有与之相呼应的政策。如若可能,我们应与中方进行商谈,把中国制造商引入非洲,让他们在非洲建厂进行生产。莫西以埃塞俄比亚中国华坚鞋业为例指出,华坚鞋业给埃塞当地的制鞋产业注入了活力,生产的产品迅速成为非洲大陆乃至海外家喻户晓的品牌。而起初,当中国人进入埃塞制鞋市场时,当地的鞋商却忧心忡忡。在同中国开展合作后,人们看到当地制鞋业快速发展,不仅创造了成百上千个就业岗位,更通过大量出口为埃塞增加了外汇收入。
文章援引埃塞华坚鞋业负责人的话称,公司不仅教会当地人如何制鞋,而且通过公司与政府密切配合,实施了更多的年轻人职业技能培训项目。该负责人说,“一名接受过公司培训的年轻人在给他的信中写道,‘我因你学会了如何做鞋,而在此之前,我未曾想过我能以如此快的速度生产出鞋子’。”得益于当地良好的经济政策,华坚鞋业计划在埃塞的长期投资可能高达20亿美元。《2015年非洲经济报告》指出,在未来10~15年,非洲出口将增长约4倍,与此同时,进口仍将处于主导地位,非洲88%的工业产品仍依赖进口,而这其中只有12%由非洲本土生产。
文章认为,埃塞华坚鞋业的例子表明,可以邀请更多中国人到非洲生产产品,尤其是生产非洲需要进口的产品。这将最终降低非洲巨大的进口额,有利于非洲大陆实现更加均衡的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