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籽粒机收”前路迢迢

玉米果穗机收面积刚刚扩大,籽粒机收成为大家谈论的话题。用联合收获机一次完成玉米摘穗、果穗剥皮、脱粒、清选、秸秆粉碎等作业,籽粒机收改变了先收果穗再行脱粒的传统收获模式,迈步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最后一公里”。但是,要实现真正意义的玉米籽粒机收,中国种业要走的路还很长。

土地流转推进全程机械化

中国玉米全程机械化进展缓慢。据报道,2010年玉米机耕面积占83.5%,机播面积占72.5%,而机收面积仅占16.9%。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特别是城镇化和土地流转加速,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进程提速。全国政协常委陈锡文在今年两会上表示,全国农村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3.8亿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8.8%,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约占全国总农户的1/4。据农业部资料,2014年全国玉米机收面积3.2亿亩,占56%以上,机收面积增幅连续5年超过6个百分点。

玉米收获投入劳动量约占整个种植投入劳动量的55%,籽粒机收经济效益凸显。据悉,人工收获玉米,摘穗、剥叶、装车等合计每亩约需两个劳动力,以现在的劳动力成本计算,亩投入260~300元,加上晾晒和脱粒,亩成本约350元。籽粒机收亩成本80元左右,加上烘干等总成本200元左右,比人工收获少150元,相当于亩增收10%~12%。同时,籽粒机收既实现秸秆粉碎还田又增肥地力,还可减少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

现在国内玉米收获基本有三种方式:一是人工收获果穗晾晒后再脱粒;二是机械收获果穗后再晾晒、脱粒;三是机械直接收获籽粒。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这三种收获方式将同时并存。随着城镇化及土地流转进程加快,机收果穗和机收籽粒将占主导地位。

实现玉米籽粒机收,要在品种选育上下真功夫,这是全国玉米育种家的共识。有计划、有目标地培育和筛选品种,既要考虑产量,又要考虑机收作业,农艺、耕作制度还要科学合理,才能为全程机械化提供支撑。因此,制定适于籽粒机收的品种指标和科学规范的验收程序,被提到日程上来。

脱水速度快。玉米果穗脱水速度、籽粒含水率和破碎率是评价籽粒机收品种的重要指标。长期以来,国内育种家不关心这一性状,国家和省级区试从未把果穗成熟时的脱水速度作为考察项目。东北或黄淮海多数品种籽粒成熟时含水30%~35%,有的年份还要高,而机收籽粒要求含水量在25%以下。果穗和籽粒含水量高、脱水慢,在收获和脱粒过程中会增加籽粒破碎率,造成产量损失。脱水速度将成为育种的核心指标之一。

生育期适宜。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作,玉米适宜机收期在10月1~15日,要求品种生育期比当前主栽品种“郑单958”“先玉335”略短。因此,既要缩短生育期又要控制吐丝期,并适当延长灌浆期。东北玉米区存在明显积温差别,要因地制宜培育和选择所需积温少50~100℃的品种,切忌积温“大满贯”,确保品种安全成熟。

植株形态有要求。适宜籽粒机收的理想型品种,植株呈塔形,雄穗分枝少、雌穗整齐;叶片狭窄呈波浪分布;穗下叶的茎叶夹角≤35度、穗上叶的茎叶夹角≤25度有利于机械摘穗;种植密度略具弹性,每亩4500株,高密度每亩5500~6000株。适宜机收品种植株具有较强的茎秆韧度和穗柄硬度,籽粒在穗轴上有较好的紧密度,活秆成熟,果穗成熟时苞叶松散,容易剥皮。“秸秆坚韧抗倒伏,籽粒紧密不掉穗”,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收获作业过程中的损失。

2014年媒体报道很多地方进行籽粒机收现场演示,但实际演示的品种不一定适宜,有关部门应制定籽粒机收的验收程序和技术规范。脱水速度、籽粒脱水率和破碎率是重要评价指标,破碎率在1.5%左右,含水率在20%左右,丢籽率在1.5%以下。描述供试品种适宜密度和植株形态,以评价机收质量和产量水平;设置参照品种;供试品种面积至少在1亩以上等。

还要走很长的路

籽粒机收的总体要求:收获机械要有联合作业功能,即一次性完成玉米摘穗、秸秆粉碎、果穗初剥皮、脱粒、清选等多项收获作业;对高含水量的籽粒进行快速烘干,使之达到适宜储存标准或继续进行深加工。在机收籽粒的同时,还应具备处理秸秆的能力,如粉碎直接还田;打包供作燃料;加工黄贮饲料等,既帮助农民获得多重收益,又有利于解决污染问题。

迈步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最后一公里”,需要育种方向的调整和相应技术的支撑,必须对玉米生产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配套产业以及产业政策等进行调整。

2014年农业部下达“玉米高产耐密宜机收新品种选育攻关”和“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攻关”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并要求有关省市设置相应的玉米机械收获品种区域试验,将有力地加快推进玉米机械收获籽粒作业的进程。促进配套设施和产业的发展、调整玉米收储流程、促进粮食收贮企业和粮食深加工企业与农户签定收购合同、进一步完善农机性能等。

中国玉米机收从“收穗”发展到“收粒”,被认为是继玉米“单粒播种”后又一次生产技术的重大变革,这一变革开启了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最后一公里”征程。

(责任王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