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粉垄干土抛秧增产“大跨步”
悄悄地,台风“灿鸿”走了,不像他猛烈地来,挥一挥手不带走太多粮食。7月11日,台风“灿鸿”过路广西,并带来持续降雨,导致快要成熟的部分水稻出现倒伏,而有一片稻田虽然也出现了倒伏现象,但产量没有受到明显影响。“620.23-494.16=126.07(公斤)”,这是《中国科学报》记者在“水稻粉垄干土抛秧种植技术”项目测产验收现场看到的数据。
这组数据是什么意思?
7月14日,广西农科院组织广东、湖南等省专家对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所、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所、广西五丰机械公司和北流市民安镇农技站协作实施的“水稻粉垄干土抛秧种植技术”项目进行测产验收。
结果显示,对照平均亩产鲜谷617.7公斤,按80%折干率计算平均亩产干谷494.16公斤;该技术种植的水稻平均亩产鲜谷775.29公斤,按80%折干率计算平均亩产干谷620.23公斤,相差就是上面的得数,增产126.07公斤,即增产25.51%。
在现场,专家组对粉垄田和对照田分别选取有代表性田块各2块,粉垄测产实收面积138.37平方米,对照测产实收面积138.88平方米。记者发现这样热闹的田间景象:这边在挥刀割稻,那边脱粒机轰鸣,同时还有去杂和称重人员在忙碌。
据了解,在民安镇兴上村测产验收的这片稻田为Y两优372品种,面积100亩。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所研究员韦本辉介绍,该技术种植的稻田粉垄耕作30厘米,而传统拖拉机浆耕(对照)约15厘米;施肥量同为亩施尿素14公斤、复合肥60公斤、氯化钾13公斤;干土抛秧回水后12~14天保持田间水层,分蘖盛期后以雨水养田为主。
620.23公斤,这一产量出乎了北流市民安镇农技站指导员、玉林市农技站原站长陈耀福的预料,他原本估计按80%折干率计算平均亩产干谷在550公斤左右,这让种植水稻30多年的他直呼“很高兴!”然而,这一结果却在韦本辉的意料之中。以往水稻粉垄栽培在广西、湖南、河南、广东、海南等地增产率一般都在10%~20%,“那些还不是干土抛秧种植的水稻”。
这个“可以穿鞋抛秧”的简约化水稻种植模式确实改变了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该技术在广西引起了较大反响,节耕节水节肥省工,预计减施化肥20%后每亩仍可增产稻谷20%以上。”韦本辉说。
当记者问及该技术是否可在全国推广时,陈耀福认为,干土抛秧后回水要维持15天3厘米以上高的水,“这是最关键的,这也要求采用该种植方法的地方水分相当充足”,当苗长到18万~22万株时开始控苗。据他介绍,如果白天抛秧,2~3小时必须回水,“最好选在下午5点多抛秧,可以第二天早晨再回水”。
韦本辉也认同这一观点。在他看来,取得这一成果的关键在于粉垄机械,“粉垄技术在全国乃至世界应用推广的关键环节是粉垄机械”。据了解,首款高效粉垄耕作机械2011年通过省级鉴定,在 9 省14种作物上应用;新近研制的自走式粉垄深耕深松机,最近已在广西、湖北、北京、内蒙古等大面积应用。
事实上,深耕深松也正是国家提倡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采取深耕深松等方式提升耕地质量”;2015年《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也提出“采取深耕深松、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等土壤改良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壤肥力”。
而粉垄机械的应用得到更多专家的认同。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所研究员逄焕成认为,机器螺旋式旋转有利于清除地里的包膜;也有人提出,在机器上添加秸秆粉碎设备,更有利于秸秆还田后腐烂。
[责任wu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