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团长”赵久然
金灿灿的玉米粒,颗颗饱满。
但这玉米不寻常,不用煮,不用烤,张嘴就能吃。赵久然“喀嚓”一口,嚼得香甜:“这叫"水果型玉米",我给起的名字,是甜玉米家族的一员。”
老赵是北京农科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五十岁出头的他,浓眉大眼,憨憨厚厚,不像博士,倒像是个“庄稼把式”。
爱上玉米,其实和饥饿的记忆有关。老赵说,自己从小就常在地里帮忙,那时玉米是一家人的主要口粮,虽是粗粮,但饱饱吃上一顿玉米饼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成长的岁月中饥饿的记忆太清晰,让赵久然决定将自己的事业“种”在田间。1986年,研究生刚毕业,他就主动请缨,下乡到延庆县蹲点搞科研,一呆就是6年。
种出好吃的玉米,种子最重要。1993年,赵久然开始选育玉米新品种,研究种子真伪鉴定技术。他的办公室里,除了科技书,就是老玉米。他随手拿起一根玉米棒子,“这是"京科968"。”这种玉米高产、优质、抗多种病害、适应性广,创下了一次品种技术转让费2000万元的最高纪录。他身后书柜里摆着的“京科糯2000”,更是占到全国糯玉米种植总面积的一半左右。“你可能就吃过我选育的糯玉米。”说到这儿的时候,老赵的脸上透出些许骄傲。
国家对新品种所设的门槛很高,老赵近20年能成功育出60多个新品种,绝非易事。“选育一个好品种,可谓"万里挑一"。选育“京科968”,他花了近十年的时间。每年4月到9月、10月到次年3月,老赵要分别到北京、三亚的试验地去育种,一年中最热、最冷的日子,他都是在玉米地中度过的,给玉米人工授粉,查看种子质量……“搞玉米研究的,都跟我一样,黑不溜秋的。”老赵憨憨一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老赵选育的种子在北京市及全国已累计推广500多万亩,增产粮食两亿多公斤,增创效益3亿多元。
京郊的农田里,农民韩凤岭望着长势喜人的玉米秆,心里美滋滋的:今年种了老赵选的新种子,收成一定错不了。自从村里和赵久然他们所合作办起鲜食玉米合作社,每年带动数百农户种植数万亩鲜食玉米,年销售额达几千万元。“老韩今年种的是"甜糯型"品种。每根玉米上有甜、糯两种玉米粒,口感很特别。”老赵对新品种很有信心。
不仅选育新品种,赵久然和团队还构建了囊括14000多个品种的“玉米标准DNA指纹库”,在我国玉米品种审定、品种权保护、品种真伪司法鉴定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凭借着玉米,老赵也拿到了国家、北京市科技进步奖项。
最近,老赵开始织“围脖”了,他给自己的微博取了个名字—“968玉米团长”。“玉米已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越研究,越着迷。”(童曙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