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产业:产销均需提质增效

棉花是重要的大宗经济作物,在新疆和内地的一些优势产区,其价格高低决定了广大棉农的收入水平。在纯棉生活备受青睐的当下,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如何,影响着下游纺织工业的发展及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近些年,中国棉花产业取得了长足进展,规模化、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但也面临不少现实挑战。业界趋利避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思考发展路径,持续推进经营模式创新,深入挖掘特色消费潜力,正在推动棉花行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6月11日至12日,中国国际棉花会议在浙江宁波举行,吸引了棉纺织业的众多“大佬”与会。国内棉产业经历了近些年的波动后,正在寻求新的转型与突破。

目标价格改革措施还需完善

中国棉花协会会长戴公兴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国内棉产业需要跨越的第一道关口是,如何在以目标价格政策代替临时收储政策、探索推进棉花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钩的试点改革中提升行业竞争力。

据了解,自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试点以来,棉花行业出现了一些变化,主要体现在:植棉面积和产量双降,2014年全国棉花产量616.1万吨,比2013年减产13.8万吨;棉花播种面积6328.5万亩,比2013年减少190.5万亩;消费需求略有反弹,2014年我国棉花消费总量约837万吨,同比提高5.9%;棉花价格波动下行,2014年国内棉花均价为17148元每吨,较上年下降11.4%。

“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政策为棉花市场注入了活力,棉花生产面向纺织消费,国产棉质量得到提升。我国纺织行业处于转型期,低端产能向东南亚等地区转移,利润率高的高端产品占比增大。”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骆琳认为,“无论是棉农还是企业,都应走出临时收储政策的惯性思维,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市场供求形势,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中国棉花的竞争力。”

对于实施了近一年的棉花目标价格政策,戴公兴认为需要总结经验,从完善补贴方式、降低操作成本角度做进一步完善,将补贴发放与产量、质量挂钩,建立“谁种补谁”机制,引导农民选良种、种好地、多投入、重质量,提高补贴的精准性、时效性和科学性。同时,应进一步探索符合我国棉花生产特征的补贴方式,如可以考虑尝试建立农业保险,采取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促销服务等综合性农业生产服务补贴措施,形成综合补贴和专项补贴相结合的政策体系,引导棉花生产走上集约、规模、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优质棉市场前景广阔

棉产业需要跨越的第二道关口是提升棉花质量。当前,中国纺织业转型升级加快,低端纱产能逐渐缩小,中高端纱产能增加,对棉花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棉花销售困难,但另一方面,符合纺织企业要求的高品质棉花仍供不应求。”戴公兴坦言。

据了解,目前国内高等级棉少等问题突出,纺织企业需要的级别高、长度长、强力好的优质棉花很少见到。同等级的机采棉,我国的价格比澳大利亚的每吨低4000元左右,而且仍然销售困难。因此,棉花行业应把提质增效作为行业扭转量与质失衡的出发点。

过去,中国棉花产业长期致力于提高产量,以支持快速发展的纺织工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棉花总产、单产均增长了2倍多。专家认为,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消费层次、结构快速升级,质量越来越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我国棉花产业发展方式亟须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同时,还需要在目前棉花行业面临需求不足、价格下跌等诸多难题的背景下寻找新的机遇。从全球来看,3D打印、智能制造、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日趋成熟,将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如果棉花产业与这些新技术相结合,将有助于开辟出新的增长空间。比如,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解决包括棉花生产、检验、物流在内的专业性技术难题,优化物流管理流程,提高效率,促进棉花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戴公兴说。

目前,国内一些大型棉花企业已开始投资建设棉花物联网系统、棉花物流园区、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未来,这些领域都会创造十分广阔的需求空间。同时,随着近几年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网络销售已成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棉花行业在电子商务领域探索较早,也有较成功的经验。

中国农业未来发展面临的一个挑战,就是如何用越来越少的耕地、水资源和农业劳动力,生产出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从棉花价格结构看,人工采棉的成本占棉花销售价格的35%至40%,劳动环节成本上升也是采棉价格不断增长的重要原因。出路何在?只有机械化和现代化一条路可走。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 柯炳生

从棉花产业结构看,我们进入了一个瓶颈期。2011年至2013年,中国成了全球棉花最大的买家,虽然总体上实现了收储的基本目标,但也付出了代价,那就是市场机制受到一定影响,而且负担非常重。今后,储备棉怎么出、怎么调?进口怎么进?需要在总量调控方面,做到储备与进口的平衡。

——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 高 芳

从生产形势看,种植向优势区域转移的特点比较明显。新疆作为传统优势棉区,棉花总产量连续21年居全国首位。实行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后,新疆棉花生产比较优势进一步凸显出来。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棉花看新疆”的格局不会改变。随着植棉比较效益下降,内地种植面积可能进一步减少,但优势区域会保持一定的生产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