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粮连丰彰显深化改革成效

夏粮连丰彰显深化改革成效

瞿长福

夏粮连续丰收,既为国家粮食安全增加了现实筹码,也直接印证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突出成效:改革为粮食生产带来了持续不断的发展动力。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抓住了粮食生产的主要矛盾;组织方式改革创新,解决了谁来种粮的现实难题;生产方式改革创新,则找到了怎样种粮的长远路径

夏粮再获丰收,为稳中向好的中国经济实实在在地鼓了一把劲、添了一把力。粮食稳,人心安,作为上半年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夏粮连丰既为国家粮食安全增加了现实筹码,也直接印证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突出成效:改革为粮食生产带来了持续不断的发展动力。

回顾这轮已持续12年的夏粮丰收之路,可以发现,以连续12个一号文件为代表的中央支农强农惠农政策,构成了一幅路线逐渐清晰、力度不断加强、指向逐步精准的粮食安全保障立体图画。自2004年,针对当时紧迫的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两大现实问题,中央一号文件着重提出了打通粮食生产与农民增收“瓶颈”难题的保障措施。此后,随着国情农情变化,中央始终把粮食安全放在三农工作首位,坚持以改革为动力调整完善支农政策,既着眼当前突出问题,又着力从系统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出发统筹考虑粮食安全,使财政资金在粮食生产中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道路。

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抓住了粮食生产的主要矛盾。上世纪80年代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离开土地,加上人均耕地少,种粮比较效益低,粮食规模化与耕地碎片化矛盾愈发突出。土地制度是农村经营体制的核心,在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之后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成为农业转型发展的关键课题。为此,在各地探索创新的基础上,党中央及时做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的顶层设计,为改变有地没人种、大户没地种的状况提供了制度保障,并从体制机制上找到了统筹解决种粮积极性、种粮效益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的总开关,以适度规模经营、新型经营主体为特点的粮食新格局,点燃了各地粮食生产新热情。

组织方式改革创新,解决了谁来种粮的现实难题。这几年,各地加紧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使农民可以放心流转土地,各种新型经营主体因此快速成长。新型经营主体的成长,在带来规模化、集约化效益的同时,又带来了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壮大,使分散的农民在市场化组织经营体系中,逐渐摆脱了种地难的压力。地还是那块地,人还是那个人,但大户经营、协会经营、托管经营、代耕服务等形式的出现,种粮的人少了,产量增加了、效益提高了。

生产方式改革创新,找到了怎样种粮的长远路径。粮食持续增产,这种高位爬坡促使夏粮生产必须与新的理念、新的方式、新的举措相结合。过去,依靠拼资源、拼环境、拼投入寻求粮食增产,现在,水肥药减量化、耕作方式绿色化方兴未艾。由于新型经营体制为新的经营主体带来了更多效益,调动了种粮人寻求科技支撑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平衡养分、修复耕地越来越普遍,而农机农艺的深度融合,带来了夏粮从育种耕种到收获加工全程增产增效。

一滴水见太阳。夏粮连丰,让我们对中国粮食道路更充满信心。总结经验,有利于我们在新的征程上坚定不移地深化农村改革,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永远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