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政策转向,油菜籽成“烫手山芋”
每年的6月份,是油菜籽大量上市的时节。与往年繁忙的收购景象不同,今年的油菜籽交易却出奇的清淡。农户家的油菜籽大量堆积卖不出去,油厂没有原料可以加工,经纪人走乡串户却收不上来菜籽,购销市场陷入了离奇的怪圈。
“种了大半辈子地,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怪事,油菜籽卖不出去。”最近几天安徽省东至县大渡口镇农民舒池富逢人就唠叨油菜籽的事。油菜籽价格大跌,放在家里卖不出去成了大渡口镇疙瘩新丰圩村150多户村民最窝心的事。
和舒池富同样困惑的,是湖北、湖南等油菜籽主产区的农户,他们也在经受着油菜籽价格下跌、成本上升、纯利润下降和卖不出去的困扰,市场前景一片暗淡。
随着雨季的到来,容易发霉长芽的油菜籽存贮会变的更加困难。怎样把这“烫手的油菜籽”尽快脱手,成了农户们的心病。因为,把油菜籽卖出去不仅意味着收回了种植成本,可能还会略有赚头。更重要的是,农作物是一季接一季,很多农民还指望用卖油菜籽的钱购买下一季的生产资料。
然而,根据今年的油菜籽收购政策,国家将不再对油菜籽实行临储收购,具体收储价格和是否收储菜籽油由省级政府确定,中央财政给安徽、江苏、河南、湖北、湖南等5省油菜籽收购提供补贴,补贴方式分为直接补贴给农民和补贴给油厂作为加工费用两种。
也就是说,自2008年开始执行的油菜籽最低收购价政策被打破,油菜籽收购将形成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新机制,具体细则由各省制定。然而两个月来,各省的具体收购细则却迟迟没有出台,购销市场陷入有货无市、有市无价的尴尬境地。
无人问津的油菜籽
往年,油菜籽边收边卖,行情看涨,今年一开秤就遭遇了价格“跳水”。湖北省油脂加工企业、经纪人普遍估计,今年新菜籽入厂价为每斤1.6~1.8元,地头价也就1.3~1.4元,比去年国家临储价格2.55元/斤低了近1元,暴跌近30%。
价格的巨大落差,远远高于农民的心理承受能力。对于一贯精打细算的农民来说,当前油菜籽的市场价比(成本价1.8~2.0元/斤)成本价还低,现在抛售就是亏本的买卖。
据安徽省东至县大渡口镇农技站站长彭华升介绍,“2015年,大渡口镇油菜种植面积4.2万亩,以每亩产量320斤计算,总产量6700多吨。”农户将油菜籽交给农民经纪人以后,一直没有卖出去,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定价。
在大渡口镇新河口良种棉业公司,4000多平米的仓库里堆满了油菜籽,仓库外面的过道上还晒着油菜籽。在一间仓库的角落里,油菜籽已长出嫩芽,工人们正拿着工具准备翻晒。良种棉业公司门卫表示,“仓库里堆放的1000多吨油菜籽,是5、6个经纪人存放在这里的,一直没有卖出去。”
油菜籽卖不出去的现象并非安徽省一例。在湖北省江陵县马家寨乡赵桥村村民刘士芳的家里,整齐地码放着今年收获的80袋油菜籽。依照往年,油菜籽是在地里边打就边卖了,没有人来收。如今油菜籽收获都一个半月了,却一点也没卖出去。据村民介绍,该村80%以上的油菜籽没有卖出去,都由村民囤积在家中。
让刘士芳等村民头疼的不仅是油菜籽价格低卖不出去,还有油菜籽的保存。由于收获时雨水偏多,加上收获后没有及时晾晒,新油菜籽水分含量偏高,放在家里极容易发霉。霉变的油菜籽出油率降低,更没有人愿意收。不少像刘士芳这样的种植户,看着没有卖出去的油菜籽心里是既着急、又无奈。
之前,油菜籽收购是国家和企业两条腿走路,今年国家取消了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只剩下了企业这一条腿。没有了政策的支持,仅依靠市场调节,风险太大,企业也不敢收,池州市某油脂厂经理坦言。
都能算清的“三笔账”
5月20日的全国夏季粮油收购工作会议显示,今年国家取消对于油菜籽的临时收储政策,油菜籽的收购价格改由市场调控。消息一出,油菜籽价格呈现“断崖式”下滑,各生产、经营主体都在盘算着自己的成本账。市场上形成经纪人收不上来货、农户们卖不出去货、油脂企业“难为无米之炊”的景象。
近日,一笔油厂的订单让湖北省江陵县马寨乡的油菜经纪人张波红算了愁。能接到订单,对大多数经纪人来说理应是再高兴不过的事。然而,今年的订单却成了“烫手的山芋”。油菜籽价格下滑,农户不愿意卖,出价高了自己就会亏本,张波红陷入了收购赔钱,不收购丢客户的两难境地。
在张波红心里,有这样一笔帐:市场上油菜籽的收购价为1.80元/斤,加上每吨100元的人工费,20元的包装费,他收购菜籽的成本是3720元/吨。他收购后经过过筛等处理后,每吨油菜籽的净重量为0.97吨,而油厂给的收购价只有1.92元/斤。也就是说,他的纯收益只有1.92元/斤*2000斤*0.97吨—3720元/吨=4.8元/吨。如此低的利润,对经纪人来说,搞不好就会赔钱。
如果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收购,农民又能挣多少钱呢?刘士芳也为种植户算了一笔账:130元/亩(肥料)+100元/亩(人工)+100元/亩(机械)+60元/亩(农药)+30元/亩(种子)=420元/亩;按每亩产250斤油菜籽计算,250斤*1.8元/斤=450元。可见,农民辛苦了大半年,每亩油菜的收益仅有30元。
湖北省公安县某油脂企业负责人表示,油菜籽的收购价格是有成品油价格决定的,今年油菜收割前,该企业以每吨8000元的价格卖了一批油。以此价格计算,出一吨油需要5000斤油菜籽,1.8元/斤*5000斤=9000元;每吨油的加工费是500元;5000斤菜籽可以出1.3吨菜粕,菜粕可以卖2600元。那么,加工一吨菜籽油的利润就是8000+2600-9000-500=1100元。该负责人称,每吨1100元的利润,才能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
据湖北省油菜办对油菜籽加工龙头企业的调查,目前,油脂压榨企业开工率不到30%,即使开工的企业,也是勉强支撑,部分小型企业的老板因不堪重负,只好停业外出打工。
政策调整应“软着陆”
自2008年起,国产油菜籽价格在临储政策的强大支撑下,一直呈现小幅上涨的趋势。这相当于给农民吃了一颗“油菜价格只会涨,不会跌”的定心丸。农户对油菜籽国家临时收储政策比较依赖,种植积极性较高。
然而,临储政策在稳定市场预期,保护农民利益的同时,它的负面作用也开始凸现。在油菜籽收购临储政策下,2010年以来生产的菜籽油基本都转为库存,基本没有出库,国内罐容严重不足。国家临储油和临储油菜籽数量越大,截至2014年12月,湖北省临储菜籽油已达创纪录的168.4万吨,国家财政负担越来越重。
在油菜籽临储库存企高,300多万吨菜籽油已超过合理储藏时间急盼抛储,国产油菜籽与进口油菜籽价格倒挂现象明显,市场价格机制被扭曲的大背景下,我国油菜籽收购政策似乎迎来了调整的合适时机。
但是,从去年油菜籽种植至今年4月份,一直没有改革油菜籽收储政策的传闻。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既没说要启动油菜籽目标价格改革,也没说要取消油菜籽临储政策。直到今年新油菜籽上市,才突然传出要取消临时收储政策,这对于一向求稳的庄户人来说,不啻于当头一棒。
业内人士分析,若今年在油菜籽已收获上市之际取消临时收储政策,或仅给0.1元/斤的“杯水车薪”的补贴,菜农因油菜籽保存时间短而被迫后期大量出售,其种植效益和种植积极性必将大大受挫,或会改种小麦等农作物。
针对收储政策不明、价格较低导致油菜籽难卖的现实,湖北省农业厅油菜办副主任、推广研究员段志红建议,今年仍希望尽快启动菜籽临时收储政策,给农户一个稳定预期和导向,2016年再适当降低补贴标准,逐步与市场接轨,同时要增加油菜籽主产区的生产性补贴。
农业部相关专家也表示,考虑到当前我国湖北、湖南、四川等地油菜籽将进入大规模上市阶段,为了维护农户、油厂等各类市场主体的利益,建议尽快明确2015年油菜籽收购政策的具体方案,同时稳步推进油菜籽收购政策的调整与完善。
[责任tang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