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肥料发展渐成大势

中国粮食生产连续11年保持增长,化肥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过量和不合理施用,导致化肥利用率不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化肥生产量超过7000万吨(折纯,下同),农用化肥施用量近6000万吨。过度施用化肥不仅浪费资源,更带来了土壤板结、酸化、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当前,我国化肥减施行动正在全面提速。改变用肥习惯,大力发展功能性肥料已是大势所趋。”业界专家表示。

功能肥迎来发展契机

目前,我国重化肥、轻有机肥,重大量元素肥料、轻中微量元素肥料,重氮肥、轻磷钾肥的“三重三轻”问题突出。为大力推进化肥减量提效,积极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农业部制定并出台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据了解,为确保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目标,农业主管部门提出要加紧新型肥料与化肥替代减量技术研发。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秘书长赵秉强表示,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肥料产品。好肥料除了具备增产功能外,还应具备提升作物抗逆性的功能。功能性肥料因兼具省工高效、节能环保、提高农作物抗逆性和产品品质等诸多特点,而得到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青睐。发展新型功能性肥料,已成为行业共识。

中国农科院区划所研究员白由路认为,功能性肥料作为新型肥料的一部分,发展趋势是以肥料养分形态多样化、施肥方法简便化、肥料剂型颗粒化为准则,营养作物、培肥土壤、提高抗性、逆境生长、除草抗病等功能将成为功能肥料发展的方向。

山东金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民认为,在化肥未来零增长的前提下,肥料企业必须根据国家政策的需要,及时做好转型升级工作。金谷公司产品开发的方向是提高化肥的利用率、保护土壤环境、农民省工省力,未来将大力发展中微量元素肥料、新型功能性肥料。

布局功能肥时不我待

农业部节水处处长高祥照透露,2015年中国水肥一体推广面积可望达到8000万亩。未来肥料发展和植物营养研究的重点不仅要关注养分含量,更要重视养分形态及其科学搭配。农民对肥料的功能有多元化需求,这决定了未来几年功能性肥料的研发也将呈现多样化倾向,以切实解决农民需求。

据了解,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农化企业布局功能性肥料产业,并取得了不俗业绩。中化化肥公司研发生产的螯合肥,是一种集有机无机复合肥、微肥于一体的功能肥料,可降低作物生长过程中营养元素间的拮抗作用,并避免营养元素与土壤中的酸碱离子反应沉淀失效;同时,充分刺激农作物或植物对大、中量元素的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补充和改良土壤中的有机质与微量元素成分。湖南神隆超级稻丰产生化有限公司致力于研发和推广新型药肥产品,通过特定的生产工艺,将农药与肥料有机地加工到一起,使之具有杀虫、杀菌、除草、生长调节中的一种或多种功效,且能为农作物提供营养。针对土壤污染愈来愈严重的问题,成都新朝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研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型土壤调理剂。

除此之外,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生态抗旱保水复合肥、青岛深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海藻功能性肥料、山东唐嘉肥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生物菌+有机+无机+全元三重螯合纯硫基”新型肥料等,已经成为新型肥料市场的新宠。

认清方向避免发展误区

全国新型肥料协作组秘书长张小彪认为,功能性肥料在剌激作物生长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等方面效果明显,对改善我国农业土壤污染,保障食品安全将起到重要作用。他认为,功能性肥料的发展将面临三个趋势:一是绿色化、生态化的趋势,二是专一化的趋势,三是简便化的趋势。

中国农业大学张卫锋博士认为,功能性肥料将是我国肥料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其推广应用将有利于我国农业向节肥、节水、节电、节约成本、节约资源、环保型农业方向发展,有利于改善我国土壤环境和生态环境。但他也认为,发展功能性肥料必须因地制宜,不能走入误区。比如,目前很多企业开发的“套餐肥”,就属于重概念、重炒作、轻质量、轻实效,是不会长久的。

中国农业大学陈清教授也认为,发展功能肥料是大势所趋,但不可盲目跟风。近年来国内新型肥料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同质化严重、区域竞争激烈,很多肥料企业做产品不能对症下药,一味追求上量。

陈清教授建议,企业应该将水肥一体化和土壤改良搭配,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及土壤环境,从立体化、综合化角度实现品种间分配,包括作物抗逆性、土壤改良等,为种植业者提供全程解决方案。发展功能性肥料,必须以“减肥养地、提质增效、环境友好、保护生态”为目标。

(责任焦培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