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农业:破解水稻育种难题 保障国家主粮安全
发表日期:2015-07-16 02:48AM 阅览次数:
产量高:解决中国粮食短缺问题
水稻在中国种植历史悠久、分布普遍,作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中国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国粮食作物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而产量则占一半以上,从事稻作消费的农户接近农户总数的50%。但粮食供应不足,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即便近年来中国的水稻产量得到增产,仍无法满足本国人民的需求。据海关总署统计,2014年中国进口大米258万吨,进口量占中国国内产量的1.3%左右,同比增长13.6%。而随着人口持续增长、气候变化、乡村劳动力匮乏以及环境污染等影响,中国水稻种植和粮食安全问题正面临多方面挑战。
在该公司被省级审定的19个水稻品种和国家审定的八个水稻品种中,90%以上的品种为优质米品种,一般亩产可达600公斤~850公斤,在新疆地区,最高亩产达1185公斤,比当地同熟期品种增产高达8%~15%。2014年秋,该公司培育的锦稻105水稻新品种,在大洼县唐家镇北窑村获得了亩产1075公斤的高产记录,创造了辽宁省有史以来最高亩产记录,同时也是北方稻区除新疆之外的高产记录。
抗性强:增加稻作面积,确保增产增收
水稻喜温喜湿,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光照热量
,但水稻种植过程中,往往会遇到风灾、寒流、干旱、稻瘟病等灾害影响,过往天灾造成农民绝收的例子不胜枚举。如何提高水稻抗性,减少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各类风险,成为育种专家们面对的难题。
该公司以许雷研究员创立的“性状相关选择法”、“性状跟踪鉴定法”和“耐盐选择法”三法集成育种技术体系,使得育成的多抗水稻品种对水稻各种病害均为中抗以上,在实现水稻优质、高产的同时,还具有抗倒、抗病、耐盐碱、耐旱、耐寒及活杆成熟不早衰等特点。该技术体系经辽宁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公司育成的水稻品种对缺水少雨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十分有利,而且还可合理利用当地的温光、土地等自然资源。由于具有优异的抗性,该公司水稻品种可以在北方半干旱、盐碱地区种植,大大增加了稻作面积,使土地植被覆盖率提高,并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
米质优:保障粮食绿色安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解决“吃饱”问题的同时,安全、绿色、健康也成为种植、生产等各个环节中需要重视的问题。由于该公司水稻的品种抗病性强,比不抗病品种可减少用药次数,既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又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得农民在生产绿色大米、不施或少施农药的情况下也可获得丰收。该公司主导的绿色产品是粳型常规水、旱稻品种和绿色粳型优质大米。其中,粳型常规水、旱稻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及适种区域广等特点,米质全部指标均达到国家部颁优质粳米标准。而绿色粳型优质大米均为该公司优质品种精加工制成,按绿色程序生产,无重金属、无农药等因素污染,外观品质、营养品质、食味品质均好。
以该公司育成的锦稻201、锦丰1号、田丰202、锦稻103(香型)、锦稻104、锦稻105、锦稻106等品种被省内外米业公司为原料加工成的优质大米,不仅在辽宁、河北、京津、河南、山东、山西、宁夏、新疆等地十分畅销,且远销香港、韩国、日本、加拿大和美国,在国内外均具有明显优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许雷研究员的育种成果,解决了高产、多抗、优质三大主要性状的完美结合这一国际性难题。20年来,该公司培育的水稻新品种已在中国北方适宜稻区累计推广达1.9亿多亩,增产稻谷高达110多亿公斤,为农民增收达人民币280多亿元。
独立评审团对北方农业的推荐词
水稻育种专家许雷先生创立的北方农业,通过20余年的育种实践,以创新性的“性状相关选择法”、“性状跟踪鉴定法”和“耐盐选择法”三法集成育种技术体系,解决了水稻高产、多抗、优质三大主要性状相结合的国际难题并取得重大突破,有力推动了“三农”的发展,切实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李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