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傍上高科技 用GPS定位

把牛放到抛荒地上,让它们自己成群结队,不用喂饲料,自己生养,晚上也不赶回牛圈。只是肉库里没肉卖的时候,隔三岔五地雇人到山里抓牛来屠宰。继之前的跑山鸡、跑山鸭之后,“跑山牛”也成了新农人的致富法宝。日前,在南安向阳乡,有位从传统制造业转型回家务农的年轻人,便念起了“跑山牛”的生意经。为了防止牛儿丢失,他甚至给领头牛安上了GPS定位系统。“骑牛去放羊”是新农人吴明中的微信名,目前已经是向阳乡牛羊合作社负责人的他,除了天天送货之外,就是天天开会琢磨,怎么把牛羊卖出好价钱。

新农人让牛自己养活自己

吴明中,原本是在南安从事石材的进出口贸易,两三年前受到整体经济不振影响,利润严重下滑,为此他干脆回到家乡向阳乡。望着手里积累下来的财富,还有远处贫困家乡的荒山,他与原本就有养殖经验的亲人一合计,干脆干起牛羊养殖产业。“其实早在好几年前,我就在村里买了300多亩的山林地,种上了经济林,比如桉树、红豆杉等,如今终于懂得‘靠山吃山’的道理了。”吴明中说,一年多以前,他创办高山牧场,坚持生态养殖方式。刚开始,牛羊鸡鸭什么都养,可是平常只有自己和一位亲戚帮忙,送货都来不及,经常要送货到深夜,后来渐渐地便只把养殖范围圈定在牛羊上。

“牛都是放在山上到处跑,需要屠宰时再雇人上山抓。”他说,正常来说夜里牛也不回来,其实就和野牛差不多。羊则还是半放养半圈养的状态,夜里要赶回来。在外人看来,像吴明中这般养牛羊也实在是轻松,甚至连饲料都不用准备。“说实话,一开始我什么都不懂,也是有交学费去上课学习养殖的。”他说,如果说轻松主要还是因为家乡向阳的“风水好”。首先,地理位置好,海拔较高,病虫害少,牛羊鸡鸭都很少得病;其次,民风淳朴,不会出现什么偷牛盗羊的事情;再次,因为村里很多山地都成了荒地,杂草丛生,为牛羊提供了丰富的饲料,他确实省心不少。不过有利就有弊,正因为地处较高海拔,送货往往路途遥远,实在颇费心力。虽然在养殖手法上坚持传统放养手段,但是在营销手法上,吴明中却选择了时下却流行的互联网营销。眼下大部分的营销业绩来自于手机端,做的还大多是熟人生意。除了线上生意外,他也积极与一些对食材要求较高的餐饮店合作,实行专供体制。

运用GPS定位系统管理牛群

“养牛不累,可是抓牛好累。”吴明中说,还要雇佣专业的人,有时一抓就要抓半天工夫,找也要找半天。为了可以减少寻找的时间成本,今年他启动了GPS定位系统。因为牛都是整群活动的,他给其中的个别“头牛”身上安装了GPS,每天就通过手机时时监控他们的动向。因为村里的光纤等硬件还在优化当中,安装的量并不大,村里的信号有时也不太稳定。“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他说。

将GPS等智能系统应用到农业当中的还有安溪有机茶协会会长汪健仁。“茶园是固定的,我们在茶园里装上了视频系统,茶友们只要打开手机端就能时时监控到茶园的种植情况。”他说,农业与入口的食品安全相关,更加需要建立一整套的诚信体系,智能化技术很好地满足了这个需求。

“我们也将不断优化监控系统,将其作为一个卖点进行推广,让更多消费者通过这个系统了解到我们野生放养的情况。”吴明中说,目前向阳乡有很多从事养殖种植的年轻新农人,大家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如何将向阳乡的品牌打响。为此,在乡书记的牵头下,乡里目前已经成立了鸡鸭、牛羊、果蔬等多个合作社,为了避免同质化,让各个养殖户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把不必要的项目砍掉。通过股份制的方式,大家入股成立第三方的农业公司,打包帮助他们销售产品、打品牌,当然各自的销售渠道也同步保留。目前作为牛羊合作社的负责人,他经常要与同行们开会,讨论未来的发展计划。

在山野间放养牛羊的养殖方式国内其他地区也有出现。在衡阳县,大云山角下的村民王东生的山林养牛方式便已经收获了财富。不建栏舍,不喂饲料,让牛自由自在在山上享受大自然。据王东生介绍,大云山养牛很轻松,因为植被繁茂,放养的牛一点也不用担心没有食料,牛群中又有领头的老牛带领,所以只需清明节前把牛群赶上山,之后偶尔上山看看牛是否患病、受伤就可以了。因为山高路陡,牛群都是满山跑,自己花一两天时间也只能查看到一部分牛,今年110余头的大牛群,也只能到立冬前在老牛的带领下下山后才能看到,相当一部分牛几个月都看不到,真成“野牛”了。野生放养的牛,不但没有任何病害损失,而且每头牛养得膘满肉肥,肉质极佳。“牛群自行繁殖,现在具体多少头牛我也不清楚。”王东生说。据称,目前他的年收入已经接近百万元。

全市牛羊肉大多还是外地货

“因为牛羊的屠宰没有像生猪那样列入管理,村里的牛羊养殖也还是处于小散的状态。”泉州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具体的数量很难精准统计。可以确定的是大规模的养殖场还是相当少,只有洛江、南安眉山、康美等地有千头规模的牛羊养殖场。市场上销售的牛羊肉,大多由北方市场供应,本地供应量并不多。

为何泉州的牛羊养殖无法实现规模化呢?相关人士介绍说,主要是因为泉州没有专门的牧草场,因为牛羊的食草性,加上成本的考虑,较难形成气候。据了解,吴明中的养殖场目前也只有60多头牛和30多头羊,仍处于“小而美”的发展规模,未来若是销量可以提升,也可能没有充足的天然草料资源以供养。一旦山上的草不够吃了,牛是否会危害附近的果蔬农田呢?业界认为,这些都是新农人需要考虑的问题,生态养殖的前提便是生态环境的保护,一旦环境受到破坏,生态养殖也就成了一句空话。“由于渠道及人员的限制,我们现在也不敢贸然地提高养殖规模。”吴明中说,他们走的还是稳健发展方式,首先要保证肉品质,还有野生放养的真实性。另外为了打响知名度,寻找新的营利点,吴明中还在酝酿开展“生态农场全牛宴及抓牛”活动,将养殖业与旅游活动结合,引导消费者体验生态养殖的同时,一并带热当地的山村旅游热。“我们还刚起步,很多方面还在完善中。”他说,为了加速肉质品的送达和销售,他们也积极与各个微商运营商,还有顺丰等优秀物流建立合作,虽然现在还处于艰辛的创业阶段,但是他们有信心未来可以收获靠山吃山的生态大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