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治理水污染 真正做到物联网物尽其用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量偏少,为世界人均的1/4,且分布极为不均匀,呈现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点。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同时,中国水源污染严重,旱涝灾害频繁。

水行业信息化也面临着重重挑战。随着我国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突出,需要收集与处理的水利、水务与水环境信息资源越来越多,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但信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加上系统的维护管理渠道始终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致使我国在水利、水务与水环境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共享和信息服务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同时,水利、水务与水环境信息系统整体性规划的不完善或实施不利而导致各个系统兼容性差,信息流不畅,致使信息化的大量投入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和一条条“信息鸿沟”。

国家对水利、水务与水环境行业发展非常重视,继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了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并于2011年7月宣布未来10年投资4万亿元于水利建设之后,2015年4月16日,国务院又正式发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就是业界俗称的《水十条》,标志着我国水利、水务与水环境领域信息化建设将进入持续的高峰阶段。

水利领域,经过若干年的信息化基础建设与探索,下一步进行基础资源整合,尽量复用IT基础设施,避免一套系统单独配置软硬件环境的问题,未来大部分业务系统运行在以物联网应用为基础的大数据分析与云计算平台之上已是必然趋势。在水务与水环境领域,结合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和地方特点,并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化,地方政府也开始关注以城市水安全(包括水质,城市防涝,供排水等)为中心的创新建设,以此为代表的就是城市水务综合管理和智慧管网等以物联网为基础的业务系统的建设。

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提升,居民对用水安全和便利性的期望也更高。如何利用先进的物联网及云计算、移动技术打破“信息孤岛”,形成数据联动,然后通过大数据分析为水利、水务与水环境的开发、建设、保护提供决策信息,成为水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北大环境学院E20联合研究院副院长薛涛认为:“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问题。国务院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了我国水资源防治保护的纲领性规划,将有效推进工业、城镇生活、农业农村、船舶港口污染防治,节约保护我国有限的水资源。水行业应有效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通过科学监控和管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环境产业升级与转型。”

物联网正在把我们所居住的世界数字化,产生的海量数据与新的云服务交付模式让企业的业务能实现新的价值创造。通过大数据分析产生洞察,物联网产生的海量数据才有价值。大数据分析将赋予物联网真正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