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痕灌技术让农业“节水增效”

日前,一种新型的优于滴灌的新技术——痕灌在新疆哈密、昌吉等地应用,取得显著成效。

新疆哈密大枣有“天下一绝”的美称,至今有2000多年种植史。2014年痕灌技术的应用,让哈密450亩枣林丰收。当地农业水利部门鉴定,相同产量仅用了传统灌溉不到四成的水,在缺少干旱的新疆推广前景可观。

这项技术由华中科技大学痕量灌溉研究中心历时10多年研发成功。痕灌研究中心主任诸钧教授介绍,痕量灌溉技术是将装有控水头的管材埋设在农作物根部,依靠土壤的毛细力作用自动调节水分供给,使农作物由“被补水”变为“主动吸水”。这项技术经鉴定比广泛运用30余年的滴灌技术节水50%左右,在业内被誉为节水灌溉技术的革命。

记者日前在哈密市二堡镇节水实验中心看到,225亩的枣树林沿南北方向种植枣树,成片的枣树有100行,树龄均在5年,配机井一口,水量大致为每小时80立方米。痕量灌溉系统自2014年使用至今系统运行良好,枣树长势良好,目前枣树已经开始挂果,现在正在使用痕量灌溉系统追肥。

诸钧介绍,我国单位面积用肥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化肥当季利用率平均为30%,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60%~70%的水平。痕量灌溉是继滴灌后国际上唯一从灌溉理论、产品形态到使用方法的系统原始创新,以全新的形式诠释了理想的地下水肥一体化体系。哈密地区的实践证明,采用痕量灌溉技术,同等产量比滴灌节水30%~40%,而且不容易老化。

而现在常见的地下灌溉技术,因滴头堵塞问题日益走入“死胡同”。我国科学家发明的痕量灌溉有望助推我国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弯道超车。痕量灌溉技术基于独特的双层膜结构设计,以极其微小的速率直接将水或营养液输送到植物根系附近,为根层土壤提供水肥。

2013年,一位从事节水工作20多年、对农业灌溉颇有心得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官员主动找到诸钧,希望尝试痕灌技术。当年,50亩哈密枣林采用痕灌仅用了不到40%的滴灌水量生长良好。2014年当地政府增加到了450亩。

有“新疆门户”之称的哈密是我国最干旱的种植区,年降雨量不到50毫米、年蒸发量超过3000毫米。

据悉,未来痕灌面积将扩至2000亩,并开始在其他地州的农作物种植中试用。目前,昌吉回族自治州的玛纳斯苹果树榛子树痕量灌溉示范项目,采用痕量灌溉系统的苹果树及榛子树长势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