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预计2015年中稻及一季晚稻的病虫总体偏重发生
2015年我省双季早稻病虫害总体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82万亩次,防治403万亩次,发生面积较去年减少8%,较常年减少30%。中稻及一季晚稻当前病虫总体中等发生,已发生面积310万亩次,已防治362万亩次,发生面积较去年略增3%,较常年减少28%。根据当前我省水稻生长情况、病虫发生情况、结合历史资料和气象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15年中稻及一季晚稻的病虫总体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300万亩次。
稻飞虱
据7月5日统计,稻飞虱已发生163万亩次,其中双季早稻稻飞虱中等发生,发生面积为63万亩次,较去年同期增加5%,较常年同期减少42%;中稻稻飞虱已发生100万亩,较去年同期减少10%,较常年减少42%。
稻纵卷叶螟
据7月5日统计,稻纵卷叶螟已发生108万亩次,其中双季早稻稻纵卷叶螟中等发生,已发生36万亩次,与去年同期减少33%,较常年同期减少10%;中稻前期稻纵卷叶螟已发生72万亩,比去年减少5%,比常年减少19%。预计中稻及一季晚稻稻纵卷叶螟除闽南稻区中等发生外,其它稻区将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50万亩次。
二化螟
据7月5日统计,二化螟已发生148万亩次,其中双季早稻二化螟发生71万亩次,较去年减少3%,较常年减少16%;中稻已发生77万亩,较去年同期减少12%,比常年少18%。预计中稻及一季晚稻二化螟将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00万亩次。
稻瘟病
今年4月份我省干旱少雨,雨季推迟到5月9日较常年偏迟14天开始。双季早稻稻瘟病始见期偏迟。我省双季早稻稻瘟病发生较去年轻。据7月5日统计,双季早稻稻瘟病发生6.3万亩,其中叶瘟3.1万亩,穗颈瘟3.2万亩,较去年同期偏轻。中稻稻叶瘟已发生4.2万亩,较去年偏多。由于我省水稻抗稻瘟病品种少,7-9月份多台风雨气候及山区、半山区雾大露重,局部地区的感病品种穗颈瘟有可能重度发生。预计稻瘟病在局部地区的感病品种有可能严重发生,发生面积60万亩。
纹枯病
由于雨季的推迟近半月,早稻纹枯病发生较迟且轻,但5月下旬后,我省由旱转涝,纹枯病由水平扩展转入垂直发病期,个别稻区危害较重。5月下旬前田间发病率普遍较低,平均病丛率1.2%,平均病株率0.3%。6月中旬后田间扩展速度较快,据7月5日统计,双季早稻纹枯病发生73万亩,较去年同期减少20%;中稻纹枯病发生37万亩,较去年同期增加8%。据近日田间调查,平均病丛率为6.3%,平均病株率1.6%,较去年同期略增。7-9月多台风雨气候,有利中稻及一季晚稻纹枯病的发生流行。预计中稻及一季晚稻纹枯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为300万亩。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早稻及中稻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仅零星发生,据统计,全省已发生1.25万亩。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近期在新罗区、周宁县、福清县、大田县、古田县、建宁县零星发生,周宁县近日调查,中稻上已发生0.88万亩,个别品种如花2优3301发生较重,发病稻田病株率1.1-2.2%,病丛率1-3%,加权平均病株率0.75%,病丛率1%。新罗区发病田块平均丛病率0.01%;古田县发病田块平均丛病率1.8%,田间病毒源大量存在。根据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增殖流行速度快等特点综合分析,预计中稻及一季晚稻仍存在流行风险。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据7月5日统计,双季早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2万亩。7-9月份多台风影响雨气候将使稻田大面积受淹,稻叶损伤,而引发细菌性条斑病的流行,预计下半年细条病将在低洼、洪涝地区及老病区上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50万亩。
此外,稻瘿蚊、稻曲病、普矮病、水稻细菌性基腐病、锯齿叶矮缩病等其它病虫将呈区域性重发。
(责任郝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