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盛农业谈种业发展:危机中的逆袭
发表日期:2015-07-11 03:13AM 阅览次数:
记者:洋种子是不是真如人们所说,几乎占据了我国种业市场的半壁江山?
杨建国:虽有点夸张,但是确实值得我们警醒。我举个例子,山东寿光是我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地和集散地之一,当然也是种业公司竞争最为激烈的地方。现在我们平时吃到的荷兰小黄瓜、以色列小西红柿等都是进口种子进入我国市场之后生产出来的。目前,寿光每年蔬菜种子交易额的六至七成是“洋种子”。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河南和东北地区等地的农作物市场。
记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呢?
杨建国:内外都有吧。说出来你也许不信,中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种子需求大国,每年有100多亿公斤的种子需求量,但国内种业公司仅仅能满足一半左右,每年还有约几十亿公斤种子需要从国外进口。与此同时,国内种子企业却生产不出好种子。我们的大多数种子企业小而散,实力远远不如国际种业巨头,几乎在科技研发、市场推广等领域全线溃败。
记者:您认为,国内种业企业触底反弹的动力在哪呢,难道我们任由洋种子占领市场吗?
杨建国:首先,我个人认为洋种子公司并不是恶狼,而是鲇鱼,要看到其两面性。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土地上培育出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玉米品种,为农民增产增收、也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同时,“洋种子”热销,激活了种业的“一潭死水”,唤醒了国人的市场竞争意识,也带来了先进的育种技术、服务模式和管理经验,对促进中国种业市场健康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我们要做的不是对洋种子喊打喊杀,而是虚心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重视科研、培养人才队伍,学习他们保护知识产权,打进国际市场。实际上,近年来,我国也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种业公司,他们不仅实现了科技立企,还开始走出国门,为我国种业赢得了国际声誉。还有就是,政府非常重视种业发展,我们已经推出了多个产业规划文件。近年来我国种业的振作和国家的大力支持是离不开的。
记者:您认为我国种业企业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壮大自身实力,赢得市场呢?
杨建国:首先,主动了解和学习国家政策,要借助政府的支持;其次,主动向洋种子公司靠拢,学习他们的技术和管理方式,苦练内功,提升自身实力,比如嘉盛农业就率先和以色列的种子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开发蔬菜新品种,我们在多年的合作中了解到了国际一流种业企业的运营管理方式,收益极大;再次,找到自身的优势,重点发力。比如,我们的很多种子质量不比洋种子差,同时还拥有巨大的价格优势,嘉盛农业现在也开始使用自行研发的种苗,节省了一大笔开支。所以,嘉盛农业的例子可以说明,我们只要我们埋头苦干,一定可以在危机中逆袭,让中国种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