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设施农业技术和装备培训班暨联合会议举办

7月7日,由农业部农机化司委托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的2015设施农业技术和装备培训班暨设施农业产业联合会议在北京21世纪饭店举办。会议由中国农机化协会设施农业分会主任委员张跃峰主持,中国蔬菜协会会长薛亮、中国农科院副院长雷茂良、中国农机化协会副会长马世青、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李伟方、农业部农机化司科教处调研员王国占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设施农业领域专家代表、农机管理部门、农业科研单位、设施农业种植(蔬菜和花卉)、装备生产企业及其他类型服务企业、相关协会成员及特邀嘉宾270余人参加会议。

举办培训班,旨在通过设施农业装备和生产技术的学习,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水平,推动设施农业产业升级换档。同期召开的设施农业产业联合会议进行了十三五设施农业发展重点研讨会、省域设施农业经验交流会和设施农业分会第一届二次委员会会议等内容。通过充分的研讨和交流,确定了设施农业协同创新和健康有序发展的方向。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朱明会上介绍,设施农业产业近年来在我国获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自2008年农业部发布了我国第一个“关于促进设施农业的意见”后,在政策推动、需求带动、投资拉动下,我国2014年设施农业面积达410.9万公顷,居世界首位。2014年设施农业机械化率达到32%。以蔬菜生产为主的设施农业能够大幅提高“增产、增收、增效、抗灾”能力,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吸纳农民属地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我国正在进行和已经完成的设施园艺相关科研项目近700项,强化了在设施农业生物技术、工程技术、机械技术、环境调控等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十二五”期间仅国家科技支撑、863、公益性行业科技等国家级课题达23项。国拔经费2.6亿元。截至目前,我国已正式发布温室工程相关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40项。

朱明认为,我国设施农业大而不强。设施农业存在自身结构有待优化,全要素生产率低;环境调控能力不足,抗灾能力弱;机械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低;生产管理粗放、生产持续水平低的问题。针对资源成本日益增高、优质劳动力短缺、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设施农业必须进入转型升级阶段。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利用率,协同创新驱动发展,适应土地政策新要求,适应政策扶持新导向,全球资源和市场竞争成为新常态下设施农业的发展方向。

记者在现场看到,设施农业技术和装备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专题讲座囊括宏观经济形势、政策引导方向、工程设备和生产技术等方面,还涉猎到法律风险、“互联网+”农业领域,彰显出对设施农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前瞻性,堪称行业内的盛筵。

当前,设施农业面临着信息化、智能化的重大升级发展机遇,设施农产品也迎来物联网支持下的电商时代,大幅增长机遇看好。同时,设施农业也面临着生产成本上升、生态环境与资源压力增大等严重制约,面临着创新成果推广应用不足、劳动生产率低等问题。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众多的设施农业装备生产者、科技工作者都在积极探索模式创新之路。培训班的举办给大家带来了行业发展的新思考,新的应用装备技术,必将为设施农业的持续发展、为设施农业在新常态下的转型升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