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贡献
中国政府近日发布并提交给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的《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INDCs),展现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至2030年的低碳发展蓝图,也展示了中国政府对国内人民和国际社会负责的自主、自信与自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国家绿色化战略的主动作为,中国希望能和国际社会一道,化挑战为机遇,加快推动可持续发展,维护全球生态安全。
一、低碳转型:维护气候安全的贡献
首先是推动经济低碳转型,以世所罕见的速度大幅提高经济效益,到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十一五”期间,中国以年均6%碳排放增长速度,支撑了经济年均11.2%的增长速度,碳排放强度下降约为21%,经过努力“十二五”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可能超额完成,预计可达到19%左右。如果要实现2030年目标,今后三个五年计划的下降幅度仍要保持在18%~19%,这意味着中国碳强度下降率将连续25年保持年均3.6%~4.1%,这样的下降速度在当今世界绝无仅有。美国和欧盟1990年以来的碳强度年均降幅都仅为2.3%,即使表现突出的英国和德国,也仅分别为3.0%和2.5%。即使考虑到发展阶段可比性,从欧洲1950年和美国1970年以来其下降的幅度也几乎一致。根据经合组织的预测分析,如果美国能实现2025年比2005年温室气体下降26%~28%,其年均GDP排放强度下降率约为3.5%~3.6%,而欧盟如果能实现2030年比1990年温室气体下降40%,那么2005后年均GDP排放强度下降率约为3.2%,两者下降幅度仍都低于中国。
其次是加快能源低碳转型,以极大力度部署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中国2005年和2014年非化石能源比重分别为7.4%和11.2%,消费量分别为1.9和4.8亿吨标煤。根据国际能源署等机构预测,如果中国能实现203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20%,其消费量将达到13亿吨标煤,分别为2005年和2014年的6.7倍和2.7倍,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将连续25年保持年均8%左右的增速。自2005年以来,中国的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分别增长了3倍、90倍和400倍,新增可再生电力消费量已经超过经合组织成员国增量的总和,占到全球的42%左右,如果2030年目标如期实现,预计中国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量将是经合组织成员国增量总和的2~3倍,非化石能源消费增量预计将占全球增量总和的1/3以上。
最后是提升有限的土地和自然资源的综合生态服务能力,到2030年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中国2014年森林蓄积量相比于2005年增加了21.9亿立方米,森林面积增加了2160万公顷,相当于13个北京市或接近1个英国的国土面积。中国是目前少数几个提出量化碳汇目标的国家,到2030年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将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预计森林碳储量将增加25.5亿吨。
根本目标是实现发展模式的低碳转型,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到峰值。通过上述三大支撑目标,据有关专家初步测算,从2005到2030年中国累计相对减排量将占全球累计相对减排量的50%以上。初步分析表明,预计2030年左右中国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时人均GDP水平约为1万美元(2005年不变价),而美国和欧盟达到峰值时的人均水平已经分别超过4万美元和2万美元(2005年不变价),达峰时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约为8.6吨左右,而美国、德国和英国达峰时的人均水平分别超过19.5吨、14.1吨和11.3吨,应该说中国通过努力将实现比发达国家阶段更早、水平更低的排放峰值,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重大贡献。
二、低碳发展:寻求绿色增长的动力
首先是有效增加低碳投资,提高绿色供给。中国“十二五”期间全社会新增节能投资预期将达到2.7万亿(2010年不变价,下同),新增低碳能源(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投资则将达到3.1万亿,仅上述两大产业总产值约为8.4万亿元。预计到2030年,两大领域累计投资将突破41万亿,产业规模将达到23万亿,对GDP的贡献率将超过16%。按照中国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至2030年,核能新增装机容量约为2亿千瓦(约220个反应堆,平均每年14个)、太阳能新增装机容量约为3亿千瓦(约1.7万个光伏电站,平均每年1100个)、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约为4亿千瓦(约22万台风机,平均每年14000台),平均每年非化石电力大致需新增2500亿千瓦时左右(即每年新增装机约6000千瓦),工程投资量非常可观。
其次是有效增加低碳就业,推动绿色创新。中国“十二五”期间全社会预计新增节能和低碳能源领域就业人口1400万人,今后随着低碳发展的不断推进,一些新兴的职业、部门和企业正在被创造出来,如碳金融、碳审计、碳盘查、企业碳战略、合同碳管理、碳资产托管、可再生能源智慧解决方案提供商、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能源互联网、气候大数据等,预计到2030年,仅上述两大低碳发展领域的就业规模就将达到6300万人。随着低碳产业体系的逐步形成,社会低碳创新的动力正在被孕育和唤醒。同时,低碳发展将有效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电力、油气等体制改革的活力将在未来逐渐释放出来,特别是碳交易有望引领中国生态制度建设和市场化进程。
最后是有效形成倒逼机制,发挥绿色效应。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形成了有竞争力的工业基础和优势产业,但同时也产生了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和产能富余过剩的问题,生态承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气候变化问题与上述经济、能源和环境等发展困境同根同源,有研究表明,碳排放峰值的实现将大大有助于改善中国空气质量,预计2030年全国SO2、NOX及PM2.5的排放量相应可以比2010年下降79%、78%和83%。低碳发展还有可能带来大众消费模式的改变,减少人们活动的碳足迹,提高生活方式绿色化水平。
三、低碳治理:构建合作共赢的制度
首先,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是最终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国际气候制度的核心也应是促进各国低碳转型的良性竞争而非对抗机制。其次,各国应当基于各自的国内优先发展目标及经济社会效益制定其自主决定的国家贡献,“我们自己要做”是最好的制度动机。最后,各国应该客观理性看待中国的角色和贡献,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扮演的始终是积极的建设者。
2015巴黎气候协议应该是一个合作共赢的协议,也是推进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一份行动纲领,需要凝聚共识、落实行动、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共同分享绿色低碳转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来源: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
(责任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