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解决农民晒粮“老大难”

粮食产量年年增,晒粮空间却越来越小,怎么办?

沭阳解决农民晒粮“老大难”

本报记者陈兵通讯员吕述谡

粮食收好后,农民占用马路晒粮成了一个令人头疼的普遍现象。粮食产量年年增,但晒粮的空间却越来越小,晒粮难已成为丰收后的新难题。令人欣喜的是,记者近日在江苏省沭阳县采访时,看到乡道、村道上干净、畅通,晒粮在沭阳似乎已经不是难题。

沭阳县是全国十大商品粮基地县,拥有耕地面积207.2万亩。2014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132.66万吨,被农业部表彰为“2014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2015年,沭阳实播小麦152.6万亩,亩产403.2公斤,总产60多万吨。

七雄街道七雄村吕庄组吕茂亮告诉记者,他和村里很多村民都搬到了街道上居住,老家房子拆了,但地还有。虽然种粮、收粮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不要费心,但找地方晒粮他每年都要大伤脑筋。

“前些年,我联系经纪人收粮,但人家嫌我粮食水分高,不是不收就是压价,我也想晒,可没地方啊!在马路上晒,影响交通,粮食也容易被压碎,心疼!”和吕茂亮一样,农户陈卫也曾经面临同样的难题。

为了解决农民丰收后晒粮的后顾之忧,近年来,沭阳县整合新农村建设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中的停车场、篮球场等公共设施资源,并由政府投入新建部分晒粮场地,同时,动员企业、机关、基层组织,将企业场地、粮食系统收购网点暂时借给农民晒粮,有效缓解了农民晒粮难问题。

鼓励合作社、家庭农场新增粮食烘干设备,使晒粮由自然晒干向机械烘干转变,让烘干机逐步代替晒谷场是沭阳解决农民晒粮无地问题的又一重要途径。

“我们合作社有300多个成员,今年种植了2万多亩小麦,亩产量450公斤,总产量近千万公斤。”沭阳县青伊湖农场嘉粮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滕云飞说,为了解决粮食烘干问题,合作社近几年来陆续投资600多万元,购进了24台烘干机,最多一个星期就能把所有成员种的粮食全部烘干。

七雄街道沭云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吕述云说,他们合作社现有大型机械3台,中小型机械4台,但是没有购买粮食烘干机,粮食烘干主要靠别的合作社帮忙。“今年我们也想上条烘干线,这是合作社做大做强粮食产业的必备设备。”吕述云说。

沭阳县粮食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说,县粮食局购销总公司直属库日烘干能力有300多吨。近年来,该库本着“设备共享,服务社会”的原则,新开为大户烘干代储业务,成为全县种粮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粮食烘干的一个重要平台。

“粮食银行”听起来新鲜,但对沭阳农民来说可谓家喻户晓。“家里收的千把斤小麦都拉到了厂里,办张存储卡,平时就可以提现、兑换面粉和其他物品,非常方便。”扎下镇明庄村王士同说。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沭阳县一批面粉厂、米厂自发建起了“粮食银行”,农民将收割好的粮食直接从田头送到“银行”,由“银行”统一烘干后经营。沭阳县粮食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这是一种新型的粮食经营模式,既解决了农民晒粮、卖粮问题,又保证了粮食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下一步,县里还要引导更多粮食企业创办更多的“粮食银行”,并在收购方式和结算方式上做更多新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