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定寰:适度推进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新动力
发表日期:2015-07-04 02:20AM 阅览次数: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从目前来看,今年的夏粮生产形势喜人,现在财政部的最新政策也给农业发展带来了新动力。财政部印发了农业综合开发,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的经营的指导意见,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指导措施。指导意见提出,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连片治理土地为基础,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抓手,提高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济,引导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指导意见还提出了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载体,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抓手,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为支撑,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等三项实施原则。
财政部印发的这份指导意见,强调了要推进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适度规模经营它的意义何在?在最新的这份政策文件中,能看到未来农业发展的哪些新趋势?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定寰先生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和分析。
胡定寰:适度规模经营是开放式中国的大趋势和发展方向,到目前为止,我国农地规模太小,和现有技术水平、机械化使用根本不配套,农民经营收入很有限,生产积极性不高,所以适度规模经营非常重要。
经济之声:我国所追求的适度规模和美国大农场农业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胡定寰:美国的模式不使用于中国。首先,美国一个农场经营上百公顷,上千公顷,中国的差距太大。中国有大量农业人口,要就业,要收入,把农场做太大,很多人没有就业机会。第二,美国是粗放性农业,中国是精细性农业,精细性农业需要较多劳动力,生产的是水平较高的农产品。相同点是中国的发展方向和美国一样,走农业现代化道路,怎么走呢?关键是提高农业技术化水平、机械化水平、自动化水平,和高品质的种子、管理等。另一个相同点是,现在允许金融资本进入农业部门,农业发展包括劳动、土地、技术和资本等四个要素,集中在中国的农业发展上,是好的一个文件。
经济之声:从实施角度看,指导意见提出了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载体,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抓手,推动适度规模经营;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为支撑,推进适度规模经营。这三项工作的推进,将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怎样的改观?
胡定寰:第一,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速度会加快。因为指导意见提出,实现农田集中连片,吸引金融资本和高科技投入,以现代化管理和技术创新进行经营。第二,提出要提高经营水平,自主化的现代建设,同市场扩大联系,做到这些,除了提高农民收入外,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就是提高农产品品质。消费者都非常重视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的关键就在于技术和管理。第三,我国农地仅有18亿亩,在整个制度变革中,要千万防止农田性质发生改变,要保护农业、农民,把农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上。
农业是我们发展的基础,指导意见是由财政部发到各地的。在推动整个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财政支持能具体产生哪些影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教授刘瑞对此作出专业的解读。
刘瑞:财政资金的作用,第一是定向作用,因为政府资金支持带有导向性质;第二是引领作用,政府资金投入后,可以把周围其他资金带进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经济之声:在这份文件中还有一个提法,就是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互动。农业是第一产业,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之上,怎么能够和第二、第三产业进行嫁接?这种发展方式对于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有什么样的好处?
刘瑞:按照现代农业来理解,农业已不是单纯的产业,需要跟二产、三产联合起来,“农工商一体化”就是这个道理。农业要现代化、社会化,必须把农业种子和它的加工、销售连成一体,形成综合体,农业才能有规模效益,加大农田制度规模经营就是往这个方向发展的。
经济之声:指导意见中专门指出,探索产业化资金投入的新机制,而实际上,怎么引导资金进入到实体经济是眼下所面对的重要课题。对农业来说,怎样能更好地吸引资金?
刘瑞:农业是高风险行业,也是基础产业,完全靠社会资金和市场运作。由于受回报率的影响,社会资金的投入量实际上也是受限制的,想通过政府引导扩大农业新机制,就要确保社会资金投入到农业方面,有较高的资本回报率,这样才有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本和银行资金。否则,光靠政府投资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