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对全球天气的影响

厄尔尼诺指在一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海面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该现象通常在圣诞节前后达到最大强度,因此被当地居民称为“圣婴”(西班牙语为“厄尔尼诺”)。某些年份,赤道东太平洋也会出现海表温度偏低的现象,此类事件被称为“拉尼娜”(又称“反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通常伴随着南太平洋东西方向海表气压呈现“跷跷板”式的变动(又称“南方涛动”)。科学研究表明,厄尔尼诺/拉尼娜与南方涛动是全球性大气—海洋耦合变率,因此将二者合称为“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简称ENSO)。

厄尔尼诺指数

由于ENSO是大气-海洋耦合系统中的统一物理过程,因此可以从大气和海洋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定量描述,从而便于对其进行量化分析。

南方涛动指数

南方涛动指数是基于南太平洋Tahiti与澳大利亚Darwin之间海平面气压差所定义的。由于人类关于海平面气压的记录长达一个世纪之久,因此使用SOI便于研究更长时间序列的ENSO事件。

海洋厄尔尼诺指数

为了研究厄尔尼诺对应的海表温度异常,科学家曾定义了多个不同的海洋区域。目前普遍使用的海洋厄尔尼诺指数是基于Ni?o 3.4海区(120°—150°W,5°N—5°S)海表温度异常所定义的,该区域的海表温度异常与南方涛动指数具有更高的相关性,也有利于对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发展进行监测。

厄尔尼诺对全球天气的影响

虽然厄尔尼诺主要表现为热带地区大气、海洋状态的系统性异常,但是它往往能造成全球性的天气异常。

热带地区

正常年份,由于赤道上空东风带的存在,赤道西太平洋表层海水较东太平洋温度显著偏高,东南亚地区常年维持着活跃的对流上升运动和较高的降水量。厄尔尼诺出现时,赤道上空的东风显著减弱甚至发生反向,导致赤道东太平洋表层海水向西太平洋的运动减弱,从而造成西(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减低(升高),对流活动减弱(增强)。因此,厄尔尼诺年份,东南亚地区(南美洲秘鲁沿岸)降水显著减少(增加)。

中南美地区

厄尔尼诺出现时,南美洲秘鲁、厄瓜多尔、阿根廷、巴西南部、巴拉圭等地出现洪涝灾害,中美洲与南美洲北部地区容易出现干旱。其中,巴拿马运河的物流运输可能受到水位偏低而中断或者延误。

北美地区

厄尔尼诺出现时,美国南部(尤其是墨西哥湾、路易斯安娜州、密西西比州等地区)降水偏多;加拿大南部、美国北部容易出现异常暖冬。

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

厄尔尼诺出现时,东南亚(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泰国)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容易出现严重干旱。

中国地区

厄尔尼诺年份,冬季较为温暖,容易出现暖冬;夏季容易出现“南涝北旱”的格局,主要雨带位于黄河以南地区。夏季,东北地区夏季气温偏低,容易形成低温冷害。此外,登陆中国东南沿海的台风数量较常年减少。

非洲地区

非洲干旱较为广泛,尤其是非洲南部地区夏季炎热干旱,容易出现高温天气。

全球热带气旋

厄尔尼诺能够造成大西洋、西北太平洋及中国沿海、澳大利亚东部海域热带气旋数目显著减少,而东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较为活跃。(来源:期货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