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纹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发表日期:2015-06-30 02:31AM 阅览次数:
玉米纹枯病俗称“花脚杆”,主要侵害叶鞘,其次是叶片、果穗及包叶。玉米被害后,籽粒不饱满,品质下降,特别是上苞危害后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希广大农户加强田间检查及时防治,将玉米纹枯病危害控制在苞叶以下。
一、发生情况
2015年6月6-9日,调查水南、重龙、明心寺等地38块、共26.9亩玉米地,玉米生育期为抽雄初期。玉米纹枯病病田率94.7%;共调查3800株,发病株率平均9.1(0-49)%,病情指数平均为2.1(0-12.3)。与去年6月6—7日调查比:病田率减少2个百分点,病株率减少1.3个百分点,病指减少0.5;与历年同期调查比:病田率增加15.2个百分点,病株率增加0.9个百分点,病指减少1.0。以潮坝地、一台土、种植密度大、湿度高、施肥偏多的田块及早播玉米地发病较重。根据以上病情,结合气象预报(6月中旬至7月上旬气温正常,降雨正常略偏多)和今年玉米长势普遍较好等因素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病流行。预计:今年玉米纹枯病为中等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16万亩左右。
二、防治办法
在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及时剥去基部感病病叶及叶鞘,带出田外作集中深埋或烧毁处理,减少菌源量,同时喷施农药进行防治,控制其蔓延,推荐防治药剂如下:
①43%安万思亩用12-15毫升;
②20%井岗.蜡芽菌(真乐)可湿性粉剂亩用36-54克;
③30%爱苗乳油亩用15-20毫升;
④2.5%纹霉清水剂亩用100-150毫升。
以上药剂任选一种兑水40-50公斤,重点喷施玉米中下部叶片或发病部位。将以上药剂任选一种加上黄腐酸磷钾效果更好。